5月17日国家部委举行了有关“十三五”规划编制的研讨会,不少专家建议,在“十三五”规划中,去掉有关结构调整的内容,因为这都是企业微观的行为,国家应该管宏观事务。
国家发改委已经启动了新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该委规划司司长徐林的说法,“十三五”要考虑怎么更好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竞争性领域可能就要少编规划甚至不编规划,因为那些领域主要是市场主体通过市场竞争在发挥作用,政府的规划编了也不一定起作用,要是干预过头了,规划就越位了。
“十三五”规划或去工业结构调整内容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的工业领域,结构调整是核心内容。
比如“十一五”规划工业的中心内容是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这包括,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优化发展能源工业,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提升轻纺工业水平等。
“十二五”规划也类似,“十二五”规划提出,工业领域核心是要实施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这包括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要求“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各个行业发展也规定的很细,比如船舶行业要适应国际造船新标准,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配套设备;汽车行业要强化整车研发能力等。
但是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十三五”这些结构调整的内容都要去掉。原因是结构调整,这是企业自己的事情。
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在第二届民建“城市发展论坛”上指出,政府是宏观管理为主,微观的东西,也就是资源配置,比如厂商行为、如何定价,包括如何确立产业结构,这些问题主要是市场竞争形成,而不是政府的政策预先安排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干预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在很大意义上导致工业领域严重的产能过剩。前几年国家出台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结果被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行业目前产能利用率一般不到50%,比钢铁等传统行业70%-80%左右的利用率还低。
产业政策将变身
国家“十三五”规划如果将工业结构调整内容去掉,这涉及到产业政策要变革的问题。
与国家5年规划对应,各个行业的产业政策,过去都对产量、技术、规模、集中度等规定得非常细致。此外产业指导目录,甚至对各个行业鼓励、限制、淘汰等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在将来都需要实施彻底改变。
江飞涛指出,产业指导目录以后可能要取消,以后产业政策可以搞负面清单,也就是将禁止、限制等名单公布,但是也不宜扩大化。另外最核心的是,产业政策应该更多地注重环保、气候变化,劳工权益的保护。此外对于创新环境和生态方面,应该做好服务。
“政府不是搞审批,而是做好维护市场秩序的工作,不是像过去搞”扶大限小“,使得企业具有强烈过度产能投资和规模扩张倾向。”他说。
中国水泥协会信息和传媒中心副主任陈柏林指出,过去产业政策制定得很细,实际也很好执行。“目前大部分审批权限已经下放,未来如何在减少审批的情况下,做好监管,的确是个问题。产业政策怎么定,要研究。”
此前各地的投资目录正在向负面清单转换。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也强调,要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北大副校长刘伟认为,政府应该以宏观为主。在宏观为主的条件下,宏观量里两个基本量,即总供给、总需求,政府预更多的是干预总供给,不要去干预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