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带动阜阳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阜阳市园区建设起步于1992年,大发展于2006年之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把园区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倾斜”,推动园区经济总量加速扩张,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拉动作用明显加大,成为我市工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呈现出如下突出特点:
(一)规模进一步壮大。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开发园区10家,开发园区规划面积197.7平方公里,累计建成区面积突破100平方公里,累计入园企业3154家。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650.7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98.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3亿元,三项指标增速均位居皖北六市第二位。
(二)贡献进一步增加。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税收25.7亿元,占全市58%以上,实现财政收入41.1亿元,占全市43%以上,两项指标增速均位于皖北六市首位。
(三)层次进一步提升。全市10家开发园区全部调整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泉经济开发区扩区已获省政府批准,市经济开发区正在做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前期工作,太和经济开发区正在谋划申报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四)特色进一步凸显。太和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发艺文化产业园,集聚发制品企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形成整套产业链条﹔临泉经济开发区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形成了以富林电子、深泽电子、智创精机、捷力数控机床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东经济开发区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形成了以福润肉制品加工、麦德发方便食品为龙头的方便休闲食品产业集群。
(五)主导产业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市已形成生物医药、煤电、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电子机械、林产品、再生资源等主导产业。全市开发园区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平均占园区销售收入71%,其中界首、临泉、太和、?上4家园区占比达80%以上,有力带动了园区经济快速发展。
二、园区是实现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集聚的主要功能区
优势资源集约供给、公共服务综合保障、产业积聚配套齐全是现代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园区经济作为20世纪末区位理论实践中的重要创造和发展,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这些基本需求为切入点,将产业优化分布与产业集聚效益相结合,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产业群落,运用园区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是发达国家和发达省区实践已经说明的成功模式。如:日本的鹿岛,法国的路法雅希,中国的苏州工业园区等。结合我们的实践,总结下来,园区经济有以下特征:
第一,作为城市化、工业化的主要手段,园区具有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基本特征。园区发展中,政府起引导作用,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综合自身资源优势,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定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点,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工业园区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工业园区的发展,提升工业化水平,为城市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而且,工业园区建设还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减少农村人口,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二,实现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园区的重要功能。由于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和社会资源分配的非均匀性,客观存在着经济发展的区域空间差异。非均衡发展战略就是将有限的资源首先投向效益较高的区域和产业,以获得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带动其他区域、其他产业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从先搞四个经济特区做起,然后先沿海后内陆,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都是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集中力量支持园区发展,也是我市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
第三,园区是优化经济配置,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园区的支持力度,先后出台政策,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迭加支持,有力促进了园区的加快发展。
第四,作为欠发达地区,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机械集团、华润集团、燕龙基公司、悦康集团、雅戈尔集团、圣象地板等30多家大型企业纷纷落户阜阳园区,成为阜阳新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全市开发园区共承接长三角地区投资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87个,承接珠三角项目32个,已完成投资额56.9亿元。
第五,园区是培育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大力发展非公经济,鼓励和促进非公经济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经济的逐步退出,是当前我们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国企改革的一项主要工作。建设工业园区为非公经济的发展营造了平等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创造了有利于非公企业公平竞争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引导非公企业通过控股、参股、合资合作、兼并和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第六,园区是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实施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本的有效平台。工业产业园区是对外招商引资的主要基地,也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对内开放的重要窗口。通过规划建设工业产业园区,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我省的区位优势,形成良好的产业配套条件和投资环境,引进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拓和占领周边国家的资源和市场。
三、加快园区发展是阜阳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
园区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至关重要,影响深远。我们将立足实际,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科学谋划,加快发展。重点在八个方面突破。
一在规划引领上突破。按照产城一体互动发展的思路,科学编制全市园区各项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功能区、城市配套区、生态功能区、预留发展区。加快各园区扩区升级工作。
二在加大园区投入上突破。完善园区道路、给水、排水、供电、通信、供气、供热、场地平整等基础设施,达到“七通一平”,提高园区形象力、承载力、贡献力。加快建设标准化厂房和中小企业产业园,引导小企业到中小企业产业园落户。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在主业定位上突破。对全市各个园区进行梳理,明确各园区产业的布局和产业的定位。树立“大工业”的理念,努力形成产业门类丰富、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每个县市区重点发展2-3个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努力培育和形成产业价值链,形成树状结构或葡萄状结构。确立“调整结构靠城区,做大总量靠五县市”的思路,避免市区与县之间、县与县之间低效的、无序的竞争。
四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突破。大力发展金融业。要引进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多业态的金融体系,优化贷款结构,推动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推进直接融资,推动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集合债券,培育参与资本市场的能力。大力发展物流业和信息服务业。
五在培育龙头企业上突破。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重点抓住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他们大力推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在制度创新方面,实施增量式、开放式的改革,进行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推进股权改革进度,引进职业经理人。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力度。在管理创新方面,加强战略管理、基础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在文化创新方面,与国际接轨、与市场接轨,发展开放式的文化、开拓创新的文化、求真务实的文化和社会责任的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六在制度创新上突破。一要推动园区共建。在阜合现代产业园成功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庐阳临泉产业园区建设。二要深化改革行政审批,正确处理园区和政府部门的关系。赋予园区完善的行政审批职能,督促有关部门对分支机构依法授权、充分授权,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七在招商引资上突破。进一步创新招商理念,优化招商思路。投资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发展龙头经济,推进存量资源的重组。明确招商目标。紧抓大城市雾霾治理和腾笼换鸟的机遇,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长三角、珠三角为中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围绕新兴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京津上市公司、央企、知名民企。加强招商管理。实行政策差异化,大项目给大政策,好项目给好政策,一般项目不给政策。重点抓住投资问题,关注投入和产出的强度,项目技术水平和建设周期,明确开工竣工时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八、在创新驱动上突破。要将园区打造成为实现科技转化,提升企业发展内动力,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主题试验区。充分发挥园区集聚经济资源和科技创新的功能,以创新驱动为办园理念,积极培育资助产业和优势产业,工业园区建成支撑全市经济快速增长和转型升级的试验区。
皖北人口众多,基础薄弱,资源贫乏,发展滞后,园区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理论和实践情况来看,要跳出“就园区抓园区”的思路,树立统筹理念,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筹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统筹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统筹项目、企业、园区协调发展。阜阳市将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企业为中心,以产业为引领,以园区为载体,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立足自身,又对外开放,抓产业集聚,抓功能配套,抓动作效率,抓转型升级,既抓龙头,又大中小并举,既立足存量,又引进增量,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在产业集聚和创新驱动上求得大跨越,大发展,实现阜阳市工业经济全面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