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健康事业发展体制机制的构建

导读:从全社会角度来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合理目标应当是以尽可能低的医疗卫生投入实现尽可能好的全民健康结果。选择成本低、健康效益好的医疗卫生干预重点及适宜的技术路线,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我国,要实现从“就医治病”到“预防健身”事业的转变,需要重构医疗卫生管理系统、建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联动机制,构建以健康促进为主的卫生体制,鼓励发展非政府组织机构等来实现。

一、重构医疗卫生管理系统

(一)促进医疗卫生部门的职能转变

    在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职能多重复杂的局面下,应该明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者,是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不是行业利益、甚至是有直接隶属关系的卫生机构的代言人,更不是医院的“总院长”。其作用应该是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人员、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各行业利益的协调者。卫生行政部门工作的主要职能是:加快卫生法制建设,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卫生事业特点的卫生法律体系;依法行政、综合执法,严格依法履行卫生服务和产品的许可、准入、质量和行为监督、复议及应诉等权力与义务,强化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制定和宏观调控卫生发展规划和政策;管理和发布卫生服务信息;监管卫生服务机构的国有资产。同时,举办一部分作为政府行为的卫生事业。特别是对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执法、重要的卫生科研、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以及体现国家或地区卫生服务技术水平的项目给予财政支持。新的改革促进下,我国医疗卫生部门的职能应该转变到这些职能上来。

(二)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制机制

    逐渐弱化药品收益和医疗设备使用对医院收入的补偿作用。改革当前医院不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让医生收入与所诊疗患者药品和新设备使用情况脱钩。实行医疗信息披露制度,向患者公开诊疗和医药、设备使用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多种滥用药物和新设备的风险。

二、建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联动机制

(一)扩大基础诊疗机构队伍

    在加拿大,初级保健医生(如全科医生)的数量占全部医生数量的2/3。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社区可建设集诊疗、保健、护理为一体的基本医疗机构。这个机构的任务主要有:第一,负责基本病情的诊治,对重大病情,及时联系转诊;第二,作为国民健康状况监测的基本机构;第二,负责社区人员健康情况的检查检测,及时发现重大传染性疾病,保证消除重大疾病隐患;第四,对从上级医院转回的病人进行护理;第五,居民亚健康调理。也就是,作为初级健康基本机构,负责基本保健护理、亚健康调理、转诊、住院、诊断检查、处方药物治疗等医疗事务,并负责的及时预防和通报等。

(二)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如下图所示,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在社区”的机制。


图9-1  双向转诊体系

(三)建立全国医疗机构协调运作机制

    1989年以来,我国的医院按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一般省部级政府单位开办的是三级医院,市政府和地区级政府办的是二级或三级乙、丙医院,县乡政府举办的医院大都是一级医院,而私立营利性医院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很少是二级甲等或三级医院。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实际上仍然是由各级政府卫生部门按照行政级别并结合属地管辖原则实行归口管理,或称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垂直管理。这种按照行政级别并结合属地管辖原则实行归口管理,就导致了各服务层级之间缺乏联动响应机制。

    基于此,建议建立全国联动的医疗体系,一方面有利于流动人口及时获得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对实施双向转诊体系具有绝对重要的作用。

    具体做法是,全国三级医院一个层级;省内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及基本医疗单位(社区或乡镇诊疗、保健、护理服务机构)一个层级。双向转诊体系以省内的医疗机构单位为主,流动人口可就近就医,同时享有所在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联动享有户口所在地的保险。

(四)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保健保险制度

    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但与发达国家仍然具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并不提倡让政府担负沉重负担的医疗保健保险体系,但希望国家医疗保险保障体系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完善。

    普遍性。制定每个公民都应该获得的无障碍、毋需额外交费的医疗服务标准。

    可及性。不因收入、年龄、健康状况等等的不同而实行歧视性待遇。

    便利性。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不同,很多省内城市之间都无法进行医疗保险的连接,即便是获得连接的地区,也是有限联系。我国人口流动频繁,流动中的中国人是创造经济增长的主体,但他们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流动政策。地区之间医疗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异地看病难、看病贵,无法享受医疗保险等问题。可参考发达国家,如加拿大的国家保险方案。加拿大居民不管移居到加拿大的哪个省或地区,甚至去国外旅行,生了病都可以按照其原来所在省的支付标准享受免费医疗服务(对去国外就医的报销范围有一定的限制,对去其他省的非急诊医疗需事先征得原居住省的同意)。

三、架构以健康促进为主体的卫生体制

(一)建立健康促进专门机构

    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组织机构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领导下的医疗卫生体系,涵盖了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基层卫生、保健、研究、政策制定等多个领域,设置的初衷仍然是以防病、治病为基本,且目前以医疗救治为重要工作。然而,这样的卫生服务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这种架构的理论假设是“治病能够促进人类健康”。但是,根据健康经济学家维克托·福克斯(1982)在他的著作《谁将生存、健康、经济学和社会选择》中所述,影响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是病人本身而非医生;在医疗成本的决定上,情况则恰好相反。以治疗为主体的人类健康事业带来了高昂的费用。美国是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人均卫生投入最高的国家。1980-1990年,医疗费用从GDP1.2%上升至11.5%。针对这一危机,克林顿政府曾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但1992-2002年美国医疗费用还是翻了一番,2006年美国医疗费用已占GDP的16.8%。按这一趋势,到2028年美国的医保体系将无钱可用。现在中国个人年均卫生费用的支出已由1980年的14.51元上涨到2011年的1801.22元,31年增加了124倍。这还是在许多人支付不起有病不治的情况下的数据。当医疗费用增长超过经济增长,不管是国家医疗保障埋单,还是个人支付,最终都面临着支付不起的严重危险。据统计,国人的绝大部分医疗支出都花费在了晚期疾病的治疗和危重疾病的抢救治疗上:一个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60%-80%花在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而这些抢救治疗效果并不好。而且,即便是医疗机构足够有能力延长人的生命,大多数却也是带着疾病的生命,并非是健康的生命,所以,建立以健康为目的的体制机制,成为人们新的健康理念下的组织诉求。

    专门建立以健康为组织机构,世界上已经有成功的经验。最典型的是日本。日本在厚生劳动省(相当于中国原卫生部)中不仅设有健康局,还设有专门的健康促进科,专门制定提高国民健康生活的措施并加以监督,自1978年起便建立国民健康运动计划,推广保健体检,增加保健护士、营养师人数等,后又增加了老年人健康体检专项机制,制订了运动指南,推进健身设施的建设等。日本目前正在推进“健康日本21”全民健康促进计划。这项计划自2000年3月31日起由厚生劳动省下发并监督执行,计划分为三个阶段。截至2013年3月,第一期已经结束,从2013年4月起开始实施第二阶段计划,基本目标是要在10年内尽量延长国民的“健康寿命”——所谓健康寿命就是自己能独立健康生活的寿命。经过长达30多年的努力,每5年调查一次的结果表明,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一直呈增长趋势。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长野县下伊郡高森町实施的健康长寿体操运动。该县为了实现健康地活着,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迎接自然死亡的目标,积极让老人做一套健康长寿操。同时,还鼓励老人采用更健康的饮食方式,如减少盐分摄取,呼吁老人们吃拉面时把汤留下一半,每天只喝一碗酱汤,只吃一小碟咸菜等。这样的健康改善计划让长野县高龄老人的医疗费用连续18年来保持全日本最低的纪录,脑溢血的死亡率也在12年间减少了一半。长野县的这套健康长寿操被推广到了多个地区,静冈县聘请了专门的教练在老年活动中心带着老人们一起做操。

    另外还有新加坡等地。新加坡健康促进局2001年成立,目前主要致力于推广控烟、健康饮食和推广肢体活动,以学校、工作场所、退休后老年人为主要阵地。

    因此,建议我国借鉴它国经验,设置专门的健康促进机构,负责国民健康检测、国民健康促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如在卫生部下设健康局,其下设局机关管理科、家庭健康科、儿童健康科、国家健康宣传科、政策法规科、国家健康培训中心、国家健康教育中心、流行病和病菌控制处、国家健康信息和通讯中心,设置国民健康调查检测中心,负责全国的健康调查、监测和评估,并制定和监督实施国民健康推进计划。

    另外,积极推动健康领域的立法,如日本政府在2002年颁布了《健康增进法》,为推动国民健康提供法律依据。

(二)建立国民健康教育机制

    建立“从娃娃抓起”的国民健康教育机制。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强制性科目体现在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中。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机制。在社区建立专门的健康教育中心,实现从幼儿到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教育。

(三)构建健康产业管理和促进机制

    当前健康产业存在行业无标准、统计无指标、投入无政策、人员不专业、市场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

    构建健康农业和健康制造业管理和促进机制。包括食品安全管理和促进机制、健康农业管理和促进机制,健康医疗器械制造、保健品制造、功能性日用品及其他健康制造业管理和促进机制等。

    构建健康服务业管理和促进机制。包括制造业流动管理机制、养老服务业运行管理机制、养生服务业运行管理机制、母婴护理行业管理机制、亚健康调理、运动健康等服务业管理和促进机制。

    以运动健身服务业为例。

    在管理方面,加强体育市场管理与运营机制,增强体育俱乐部项目收支状况的公开、透明度,检测利润分配的合理性;明确市场主体,为俱乐部确定经营权和决策权问题,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俱乐部自主行业协会,加强管理,杜绝赌球、假球、黑哨,甚至运动员讨要薪金的情况发生。

    在运动健身行业促进机制方面,构建运动健身服务业的统一政策体系,制定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检测运动服务业运行情况,掌握全民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在运动健身领域方面的投融资、土地、财政、税收、人才培训、人才就业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或扶持政策,扶持运动健身领域向高品质、强实用、高素质方向发展。

(四)发展以健康为主的地方政府运行机制

    以山东省文登市为例,该县级市非常重视培养居民的健康意识。首先,该地区非常提倡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当地居民一般早上六点半起床;第二,当地采取的免费查体机制使得每个人对自己的血压等健康指标非常清楚,从而也形成了对身体健康格外关注的习惯;第三,建设诸多文化广场,供市民进行丰富多彩的健康娱乐休闲活动;第四,执行“大病早干预”的理念,为市民提供妇女两癌等免费检查,提前发现病症,及时救治。

四、鼓励发展非政府机构组织

(一)推进社区非政府组织机构建设

    以日本的综合型地域体育俱乐部为例。日本的综合型地域体育俱乐部是区域居民自主经营的体育俱乐部,是以市、街、村的学校为中心,以学校辐射的地域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有资格的地域指导员及有关团体中有能力和经验的人士组成俱乐部运营指导委员会的组织,其宗旨是通过对各方资源的整合利用,创造人人都能享受体育的环境。在日本“高龄化和少子化”社会背景下,这种机构的设置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更大程度地满足日本持续增长的群众体育活动需求。能够整合运动场地、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等资源,降低政府部门的投入费用,同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推动者日本建设终身体育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推进捐赠和志愿者行动机制

    目前地方债务严重,财政压力较大。可建立免税等政策激励机制,促进个人、社会、团体对社区体育运动设施等的捐赠。

    在国外,社区活动大多由志愿者组织进行。如大学志愿者。面对当前我国老龄化现象严重现象,我国必定面临健康服务人员的缺乏。推进志愿者活动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这方面的例子可参考美国的社区志愿者活动,日本的综合型地域体育俱乐部的志愿者运行机制。

[ 返回顶部 ] [ 关闭窗口 ]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空间规划

招商策划



项目评估

商业地产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