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带状型城市数量繁多,对带状型城市的规划理论研究也较为成熟。带状型村庄不论是成因还是形态,都极似带状型城市的缩影,都可以看作是“在用地限制条件下的历史积淀”,但二者在空间尺度上却存在着巨大差异。
我们将带状村庄的成因总结为如下三点:
1、生产生活要素的吸引
第一种可能,“滨水而居”是最为原始的生产生活要素吸引的表现,水源从根本上保障了农业生产和生活,因此仅仅因为取水方便这一项,就足以从生存的层面影响村庄的格局。其次交通设施的通达又从更高的层面决定了村庄格局的发展。一条交通繁忙的道路足以带动一个村庄的商业与服务业,成为继农业生产之后的另一个经济收入重要来源。基于对财富的迫切追求,就要求有足够的、相对均等的临路界面,村庄的格局就在需求中被沿线形拉长,而由于这种线形收益的均等化,村庄不会太介意沿线的发展长度,使得这种带状型发展呈现无限制蔓延化。
2、对纵深发展的限制
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山体、沟壑的存在都会限制土地的利用,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天然的限制性边界。同时,由于沿路的交通更加便捷,经济利益更加优越,导致沿路地段成为村民追求的发展目标,而地处纵深的地段则被人为的忽视与放弃,导致对纵深发展的需求降低。一边是限制,一边是吸引,导致了带状型村庄的长期存在合理化。
3、短轴受限导致的长轴蔓延
由于各类地理条件的限制,在垂直于相临道路的方向上发展受阻,而村庄仍然要面临用地的扩张,使得短轴的挤压效应显现出来,村庄被挤压,不得不沿线形继续发展开去,而带状型的发展并不会带来交通疏密的区别与影响,因此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规模范围内不会对村庄格局的恶化产生限制,因此呈带状型的发展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基于上述成因,带状型村庄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资源利用型(沿道路、河湖岸线等)、屏障限制型(沿山体、铁路、沟壑等)、综合型(两者兼而有之)。
对待格局独特的村庄改造规划,不能简单的适用具有一般性的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只有通过“对症下药”的编制方法,才能够尊重历史、留住文化;才能够保留住村庄原始风貌,保留住村庄世代享有的生态优势;才能够符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因此针对带状型村庄的独特格局,本文也总结了如下规划要点:
1、梳理交通,分离内、外部交通职能
带状型村庄改造规划编制中应注重外部交通与内部交通职能的适当分离,梳理过多过密的枝状路网,引导内部交通在村庄内部完成,减少在相临道路上的开口。
(1)设置辅路
对于村庄建设与相临道路预留了一定距离的,可沿路设置辅路;对于村庄建设压迫相临道路的,可在不临路的建设用地外侧设置辅路。
(2)环接道路
对于设置辅路确有困难的,可充分利用现状枝状路网,在末端选择合适位置将道路进行环接。对于内部道路无法拓宽的,可采用多环相接的方式塑造内部交通体系。
(3)出入口设置明显标志
对于保留的村庄主要出入口,应清除视觉障碍,放大出入口空间,留出足够的观察与缓冲地带,并设置明显标志,对外部交通起到明显警示作用。
2、适当聚集,集约利用适宜建设用地
由于建设用地的均质化,导致原本紧张的适宜建设用地的利用率低下,限制了带状型村庄的发展。因此仍应本着“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对村庄相对纵深距离较大的适宜建设用地,适当提高建设强度,形成疏密有间的艺术格局,但应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与景观、不对现有生产生活方式做出巨大改变的前提下进行。
3、政策差异,引导远端建设向内迁移
为防止带状型村庄沿线形无限制蔓延,可以对集中区和远端用地制定差异化政策。对于集中区,采取基础设施优先供应、鼓励发展改造;对于远端用地,应以限制建设为主,为村庄的长远发展留有余地。利用政策限制的“推力”和基础设施的“拉力”,逐步引导远端用地的建设意向向集中区迁移,促进基础设施投资合理化与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化。
4、保留特征,传承特有历史文化元素
由于带状型村庄的格局特点,使得特色民居建筑、自然景观、天际线等特征突出,对于破除“千村一面”的建设特征有着先天的优势,且能够展现村庄的地域文化,创造独特的识别性。因此在规划编制时要将特色区域、特色节点、特色建筑作为保留特征的重点, 做到“改变的是生活品质,留住的是青山绿水,传承的是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