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三大背景
1.双康时代下休闲旅游需求提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国民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工薪阶层全年享受的节假日已有114天,这意味着中国公民出游机会的增加。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学者提出了中国进入“双康”旅游时代的概念,即“小康+健康”,在小康时代,人们更加关注健康旅游问题,健康已成为现代人旅游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休闲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人对健康的理解已不再停留在身体机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的层面上,还包括情绪健康、精神健康、思想健康以及社会健康等多方面的健康指标,人们能够在休闲的过程中达到心闲体静、心宽体健的目的。这种健康意识的提升具体就表现在旅游者期望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得到身心的愉悦,对旅游环境、旅游活动、旅游服务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休闲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满足旅游者利用短期假日得到愉悦身心,休闲娱乐以及康体健身等多种功能需求,也正是广大旅游者的休闲需求刺激了中国乡村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
2. 和谐社会中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006年10月,国家领导人又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和谐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越来越多的政府领导者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的重大意义,国家旅游局将2007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提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口号,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浙江省旅游局局长纪根立在2006中国乡村休闲旅游高峰论坛上表示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纽带,能够凸显好山好水好资源,有利于营造农村旅游大环境,开展文明生态富裕村创建活动,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新农村建设为旅游业提供发展机遇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着重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桎梏,此次党中央部署了八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以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此可见国家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适时提出了2006年的旅游主题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使旅游产业的发展参与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发展乡村旅游是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表现,是利用国家政策导向,抓住机遇,促进城乡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实现农民增收、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创新解决三农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时间“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成为城镇居民节假日主要的休闲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从乡村旅游经济中得到切实的好处,旅游者的休闲旅游活动也得到了丰富。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依然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断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者创造需求就是其获取持久生命力的法宝。中国乡村旅游开始进入市场需求导向时期。首先旅游者的消费意识开始发生转变,对于某一群体的旅游者,乡村旅游活动已成为一种经常性的休闲活动,以满足他们的休闲需求,乡村旅游有大众化发展趋势;其次旅游者对于乡村旅游环境,乡村旅游服务,以及乡村旅游产品的要求在提升,乡村旅游经营开始关注乡村旅游科学规划,进行分类指导,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第三,游客休闲旅游需求的多元发展促使乡村旅游产品功能的提升,乡村旅游市场进一步专门化细分,在原有观光游览的基础功能上出现了具有体育健身、疗养保健、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类型的旅游产品。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四大成功模式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些乡村旅游起步早、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经验模式对于起步较晚的地区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基于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的概述,国内乡村旅游发展仍需要一种更全面的、综合的、科学的视角来指导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成都市郊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典范一直受到全国其他地区的关注,基于对成都市郊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试图从区域发展的战略视角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问题,综合考虑到乡村旅游产品策划问题、空间布局问题以及经营管理问题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成都的乡村旅游发展现象进行了一个总结,提出四种乡村旅游模式。
1、村落式乡村旅游集群发展模式
以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五朵金花”为典型。成都市锦江区在深入调研的情况下,创新思维,充分利用城市通风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在旅游产品设计方面,将原有农居采用成都特色的“画房子”方式进行美化改造,以农户为单元,发动农民积极创造性,规划湿地、新建绿地,通过景观打造生态化,形成一户一景、户户不同的集群式发展模式,开发出了以农业观光、农家餐饮、休闲娱乐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在旅游功能定位方面,依托休闲产业发展的需求,结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季节差异,形成了春有花乡农居、夏观荷塘月色,秋赏东篱菊园、冬游幸福梅林的错位发展模式,同时结合主要客源市场特征,形成了具有“吃、行、游、购、娱”的旅游功能体系;在形象塑造方面,整个村落遵循统一管理、整体塑造的原则,通过政府投资实现基础设施城市化,具有同一完善的景区标示系统,整体进行AAAA级景区建设,同时结合各个村落农业产业特色以品牌塑造形象,形成“一村一品”。
2、园林式特色农业产业依托模式
以郫县友爱镇农科村乡村旅游发展为典型。农科村经历了1980-1990年的自发调节、1990-2000年的引导规划和现在的合力提升三个发展阶段,现有乡村酒店1家、常年经营农家乐37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6家,日接待能力上万人次,2005年,农家乐旅游收入达到1 8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万元。农户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吸引游客前来吃农家饭、观农家景、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开创中国农业旅游的先河,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通过“政府+业主”、项目招商的投资开发模式,加强农科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旅游功能,进行旅游干线绿化、亮化、美化的景观营造,提升农科村的整体形象和旅游功能;依托花卉苗木农业产业特色,积极引导现代科学技术指导农业发展,营造园林式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形成“一户一品,一品一景”的特色花卉种植专业村,再次基础之上,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行功能分配,开展赏花、书画、曲艺、骑马等旅游活动,逐步完善旅游产品、功能、形象体系,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3、 庭院式休闲度假景区依托模式
以青城后山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为典型。青城后山自1994年有7个村发展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近5 000人,人均年收入在1994年就达到了1 300元,为1980年的6.84倍,拥有固定资产100万元以上的有25户,50万元以上的30余户,20万元以上的50余户。青城后山的农家乐是依托青城山景区发展以及景区吸引来的客流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山区的农民不再开荒种粮,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农村劳动力得到了就地转移,政府和当地农民在原有农家庭院的基础上进行建筑单体改造和基础设施完善,一个个农家小院依山傍水而建,餐饮住宿、休闲度假、娱乐度假等功能齐全,逐步走向投资小、回报快、价格低、具有中国农家特色的乡村酒店发展之路,加之青城山峰峦竞秀、岩壑幽深、飞泉密布、溶洞神奇的自然风光,成为成都人消暑度假自驾车的好去处。
4、古街式民俗观光旅游小城镇型
以客家洛带古镇为典型。洛带镇位于成都市东郊,龙泉驿区北部,西距成都市区18km,洛带镇通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保护性建设后,沿山修生态客家民居,营造浓厚的客家文化氛围,同时把古镇分为四个片区:核心保护区,客家创业区、西部客家生态园和中国龙文化公园。在核心保护区,发展旅游、文化和小商贸,进行修旧如旧的旧城改造,以清代风格为主,通过青石板路、大红灯笼、商号、平房木楼等元素营造古香古色、整体亮丽的古镇氛围。同时结合龙泉驿区花果资源优势和背靠大城市的特点,以旅游为载体,以节庆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观花、摘果、尝果等体验型旅游活动,吸引客源带动全区旅游发展,增加旅游小城镇的体验元素和文化魅力。2005年全区接待中外游客387万人次,同比增长9.94%,实现旅游总收入8.52亿元,同比增长15.8%。
以上四种发展模式首先是对四川省成都市乡村旅游资源类型的全面总结,均是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涵盖了农村自然景观、农事农耕文化、农村民俗文化、村落古镇特色建筑以及特色农业物产五种类型乡村旅游资源;其次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其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政府主导提供乡村旅游保障体系,城市文化引导乡村旅游市场定位,特色产业支撑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个体农户奠定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四个方面;第三可以从中得到乡村旅游的盈利模式,即打破原有的景区门票式的单一盈利模式,寻找更多的盈利空间和盈利增长点,以保持客源地充足性、稳定性,来实现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
(转自新农村与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