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城市之美——绿色新型城镇化研讨会”论坛现场。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委副书记、区长徐利发表主旨演讲。
丹麦森纳堡市副市长阿瑟·奈加德发表主旨演讲。
杭州市环境集团董事长芦俊发表主旨演讲。
为建筑穿上民族“外衣”,青瓦白墙、木雕花窗、飞檐翘角——每条街都是一道风景。凯里市将民族文化融进城镇化建设,熔铸城市美丽之魂,使得游客们深入其中便流连忘返。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从城市诞生时起,塑造城市之美、创造美好生活就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到底什么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面对高密度城市生活带来的挑战,我们又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做起呢?6月28日,在“发现城市之美--绿色新型城镇化研讨会”上,来自各地的城市管理者、环境治理企业代表、城市学研究专家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美丽城市’”主题,共同探讨了建设美丽城市的发展路径。
臻于至善成就内外兼修
每天推开窗户,明媚的阳光洒在脸庞上,芳香扑鼻而来。蝴蝶在一望无际、五彩缤纷的花海中徜徉。
这般令人心之向往的画面,正是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为当地居民建设的“花田酒地”。
当纳溪区委副书记、区长徐利站到台前的时候,衣裙上仿佛还沾着花香。
“我们在工厂水沟里种上了数十种鲜花,把昔日灰瓦红砖的旧厂房改造成主题餐厅和客栈。”徐利介绍,纳溪区以“各美其美”的发展态度,将长江之南、永宁河畔的老工业基地变成风情小镇,这就是对“美丽”的诠释。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美丽”是什么?
杭州市环境集团的董事长芦俊的回答是:“美丽不仅仅只是漂亮,而是要城市内外兼修。”
从包装外表到表里如一,城市之美需要经历臻于至善的蜕变。
过程之中,认识“美丽城市”的时代背景,把握“美丽城市”的基本内涵,探索“美丽城市”的发展路径,成为中国广大城市面临的必解之题。
为了找寻答案,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现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的王国平曾经做过许多深入研究。
“2014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4.77%。在此背景下,党中央作出‘美丽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遵循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作出的科学判断。”
王国平调查后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发展史上,往往都出现过一段时期的“城市美化运动”,此时都达到了一定的城市化率发展规律,这对当前中国的发展及广大城市的发展都具有极端重要的借鉴意义。
揭开中国特色“美丽城市”的内涵,他的观点是:“全面彰显生态自然美、人文特色美、生活和谐美、功能布局美、经济活力美,具有自身的特点,能够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城市。”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道路上,“千城一面”的城市病渐渐滋生。王国平对此倡议“保老城、建新城”的理念,“城市建设向新城区集中。保护好老城历史文化遗产,也就是保护了城市的特色和生产力。
原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建议城市规划之前要做好城市定位,并且敢于披荆斩棘。他说,建设“美丽城市”会遇到很多矛盾和问题,不能回避,要揭露它、解决它。
“蒸小笼”取代“摊大饼”
开门见山、推窗见绿,生活在贵州的人们最常见到这样的景象。
爽爽省城贵阳,郁郁葱葱的林带环绕四周,深呼吸一口,充满负离子的清新空气使人心旷神怡。如今,为了打造宜居城市,贵阳摒弃了过去“摊大饼”的作法,以“蒸小笼”方式取而代之。
谁曾想到,这一改革是从城市管理者从困惑到实践的勇敢试航。
论坛上,贵阳市代表坦诚地说出了三个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困惑:
“许多城市都遇到‘摊大饼’的问题,贵阳同样如此。这实际上是由于城市功能分布不合理,过于在中心城区叠加而形成的。‘蒸小笼’这个口号,是贵阳市独有的词,按照规划术语来说,就是组团式发展,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
“这些年来,不少的二线、三线城市出现了房地产泡沫。过度追求房地产,可以快速扩张一个城市,但因为没有考虑到产业的布局和联动,会造成很多城市潮汐式的交通拥堵。实际上,这是由于城市的产业布局没有和规划布局同步的结果。”
作为二线和三线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土地早期开发的问题?
问题并不复杂,却让听众陷入了长长的沉思。
解惑突围,除了学习与借鉴,还需自行思考,大胆闯路。
就像在多山坡少平地的贵州,没有地方做大面食,只能蒸小笼包子。一笼一笼地摆放,一笼一笼地蒸。不求大、不求洋,重在求特。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贵阳商业市场、商贸物流产业、批发零售等行业与城市共同成长。2014年3月,为打通城市发展经脉,贵阳市酝酿而生《疏老城·建新城布局规划及五年分期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疏老”和“建新”,相融相生。一边开始为老城系统“换血”,力争5年时间疏解20万人口;与此同步打造新城,以承接老城区“疏散”之后的商贸批发、物流运输等经济重要行业。
老城换颜、新城崛起,共同萌发出勃勃生机。
而针对土地开发的难题,贵阳也作出了尝试。
2014年2月28日,贵阳首宗以“净地出让”方式拍卖的地块,在市公共资源阳光交易中心以1180万元的价格成功出让。
之前贵阳一直采取“净地”、“生地”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土地出让政策。然而“生地熟挂”会导致土地价值被低估、土地被闲置。所以该市开始选择变“生地出让”为“净地出让”,“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控制土地出让规模,避免价格垄断。
“政府通过土地和规划的手段,正在实现合理布局城市功能。”贵阳市代表语气笃定。
自然山水搬进城市院巷
走进偏安在江南深处的丽水,可以一个人躲在瓯江边上静静浣纱。天边是随着云海起落的梯田和老村,安然如一曲悠扬的音乐。
这样的美丽画卷,源于浙江省丽水市坚持绿色城镇化回归绿色、回归生态、回归文化之举。
“将城市、居民融入大自然之后,绿色就是丽水的标签。”丽水市委常委、副市长、莲都区委书记葛学斌向人们展示了起居院巷里、游走山水间的意境:“在市域范围内进行整体‘山水创意’,在原山水基础上通 过‘修复’和‘创意’,打造具有震撼力的山水林田湖原生态系统和记忆乡愁的农耕文化系统。”
从发现美到缔造美,许多城市正将自然山水搬进城市院巷,让城镇化回归生命,让生命回归自然。
不砍一棵树,不挖一粒砂,不采一块石——杭州市桐庐县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保护好山水。
该县县委书记毛溪浩表示城市建设不求大,但求美。于是桐庐县拥有一份生态公约,尽可能把完整生态留给本地居民。
而远在丹麦国的森纳堡,正为成为充满活力的零碳城市而努力着。
“我们用政策、解决方案、参与三个关键词来实现零碳项目目标。”森纳堡副市长阿瑟·奈加德告诉大家,该市与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企业合作,通过绿色集中供热等方式,意欲在2020年碳排放降低一半。
人们参与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当地从幼儿园开始,就向学生灌输零碳意识。而115个示范家庭,已成功将家庭能耗降低25%、用水量降低45%。
要实现在城市生活犹如起居山水之间的梦想,“垃圾围城”的困境不得不破。
致力于垃圾处理的企业代表芦俊提醒大家,垃圾问题看似很小,其实很大:“事关环境、民生、发展和政治。”
芦俊用一组数据来举例:2014年,杭州市收集清运处置生活垃圾量330.53万吨,日均9056吨。
这么庞大体量的废弃物,如果不处理,很快会堆满整座城市,断桥白堤、湖光山色将被淹没其中。
守护城市之美势在必行。杭州在垃圾处理方面创造了诸多奇迹:
首创清洁直运模式,实现主城区中转站零增长;
垃圾场变生态公园,将天子岭建成中国第一家营运垃圾填埋场上的生态公园;
建成国内第一座填埋气发电厂,日发电量18万度,供3万居民使用。
论坛中所谈及的案例和观点都表明了,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已经处在从快中求好向好中求快的跨越节点上。人们梦寐以求的美丽城市,不仅有山有水,还要有活力和质量。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新型城镇化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我们盼望,有一天,终将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特写
“守住了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金饭碗”
丽水,这个位于浙江西南部的山区市,过去人们提起来,都会连连摇头:穷!
而现在,则满脸艳羡:生态环境质量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四年全省第一!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提高幅度全省第一!
丽水何以变?在6月28日的“发现城市之美——绿色新型城镇化研讨会”上,丽水市委常委、副市长葛学斌无不自豪地说:守住了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金饭碗!
葛学斌当然有吆喝的底气——丽水是“中国生态第一市”、“国家森林城市”、“国际休闲养生城市”;在全国第一个完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纲要的编制;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8年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4年全省第一……
“贵州是咱们国家的大西南,丽水是浙江的大西南,我们都是大山地区。”葛学斌坦言,丽水属于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虽然生态良好是其最大优势,但同样面临加快发展这个最大任务。
“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8次到了丽水,发出了‘秀山丽水、天生丽质’的赞叹,当下最热门的话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体现得最得最全面的是在丽水。”葛学斌说,这些年来丽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让百姓在享受蓝天碧水的同时,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近5年来,丽水地区生产总值从441.02亿元增加到789.22亿元,年均增长12.5%,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地级市百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样本。
在葛学斌的印象中,多彩的贵州,爽爽的贵阳,到处充满活力和希望,他还向大家发出邀请:“丽水山好、水好、空气好,大家有空要到丽水来,感受‘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独特魅力。”
观点
王国平(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
我们连续两年来到贵州,贵州贵阳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颠覆了我们对中西部省份和城市固有的印象,可以说贵州贵阳在推进绿色城镇化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是习总书记针对中国经济和城市化实际作出的科学判断,具有深刻的必然性。将美丽城市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各个过程,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城市之美既是哲学理想,又是现实需要,既有普 遍规律,又有区域特点。中国特色美丽城市是指全面彰显生态自然美,人文特色美,生活和谐美,功能布局美,经济活力美。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和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基本战略,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城市,只有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相结合,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和意愿。
葛学斌(浙江省丽水市委常委、副市长、莲都区委书记):
丽水在这几年来推进城市化过程当中牢记三句 话。第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总书记当年的教导,是一种真理,一个大战略;第二句话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第三句话是山、水、园、林、田是一个生态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我们要实现五个回归,第一回归绿色,这不光是一种色彩,更是一种文化;第二回归生态,生态不完全是绿色,更多讲的是遵循科学规律;第三回归文化,城市要留下一个有记忆的街区非常不容易,它一定要有文化的引领,这样才充满活力和生机;第四回归融合,城市要讲究产城融合;第五回归生命的价值,城市本身也是一个生命,城市为人服务。
芦俊(杭州市环境集团董事长):
城市之美就是要在于内外兼修,表里如一,以人为本,以小见大。杭州这两年在处理垃圾上做了一些尝试,一是首推清洁直运,提出了垃圾不落地,垃圾不暴露的一个新模式,五年下来,实现了主城区的垃圾增长量零增长,垃圾处置事件零发生;二是进行末端处置,杭州其实是土地资源稀缺,将1990年建成的一个填埋厂,变成了生态公园;三是跟着垃圾去旅游。实现源头减量,在于老百姓生活习惯改变,文化习惯改变,心灵减量,通过体验式的教育让人人面对垃圾难题,从心灵减量,还获得了一个国际大奖,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四是垃圾分类处置;五是建造沼气发电厂;六是将垃圾水变成直饮水;七是加快垃圾焚烧布局和工程推动;八是垃圾处理信息化;九是打造一个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