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向纵深推进。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今年以来又取消和下放了139项行政审批项目,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出台了创新投资管理方式建立协同监管机制的若干意见,中央层面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基本建成。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出台了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加快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2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加快推进。出台了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
价格改革迈出坚实步伐。今年以来又放开了30多项商品和服务政府定价,绝大多数药品价格实现由市场竞争形成,中央定价项目大幅减少约60%。调整了铁路货运价格并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基本理顺,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扩展到安徽等5个省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扩大至27个省的80个县。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已在除西藏、新疆之外的全国范围内建立,居民用气、用水阶梯价格制度也在稳步推行。
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加快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等11项基金由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由13%提高至16%,出台了中央金融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了1/3,首次分地区、分项目编制转移支付预算。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对电池、涂料开征消费税,提高了甲、乙类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率并加征从量税。推进理顺资源税费关系,稀土、钨、钼资源税由从量定额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施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推出了大额存单产品,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逐步扩大至1.5倍,并于今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放开金融机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出台了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民营银行设立进入常态化审批阶段。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推广至全国。3家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获批并开始实施。出台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修订出台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出台了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企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国有企业改革系列配套文件基本形成。出台了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目前正抓紧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文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广东省启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进移动通信转售和宽带接入网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42家民营企业获准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
城镇化、农业农村和科技体制等改革继续深化。加快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多数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具体实施意见,普遍放宽了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在62个城市(镇)全面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启动了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了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在9个省整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出台了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出台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效果。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取得新成效。出台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修订后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发布实施,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上海自贸试验区部分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方案出台实施。中韩、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推进大通关建设,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在全国42个海关全覆盖。出台了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带动轨道交通装备、电力成套设备等优势产能加快“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稳步实施,以主要经济走廊建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口,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亚投行协定正式签署。
关系民生改善的各项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出台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至100个城市,出台了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出台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指导标准。加快推进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实施。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迈出新步伐。出台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启动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推动以市场化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积极培育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了“多规合一”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出台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集体林权明晰产权确权基本完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地实施,改革成效逐步显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有力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一是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激发。简政放权一系列举措的推出,激发了社会投资创业热情,增强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对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19.4%,注册资本增长43%。市场主体增加有效带动了就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1.8%。
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营改增、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等重要改革的实施,对促进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服务业增长8.4%,持续快于整体经济,所占比重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成效不断显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节能减排效果初显,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9%,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重点区域和城市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进一步好转。
三是城乡发展进一步协调。随着统筹城乡和城镇化相关改革的深入推进,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同比进一步缩小,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
四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了利用外资和外贸结构的优化。上半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服务贸易增速大幅高于货物贸易增速。随着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走出去”系列举措的出台实施,对外投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上半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大幅增长29.2%。
五是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化,公共服务体制逐步完善,对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相关领域社会需求的有效释放,有利于把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打造成稳增长的新引擎。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持续快于经济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