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肖金成解读京津冀:“京广北段”与秦皇岛城市圈被看好

摘要:8月6日,在新华网第二演播厅举办的“蜕变与发展 京津冀新格局下的产业机遇论坛”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为新华商学院的学员们作了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空间布局优化方面”的解读和分享。本次活动由新华网主办、新华网产业园区频道承办,点睛传媒与北京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协办,联东U谷、北京经开、翠湖云中心赞助。

    以下为演讲记录:

    不说纲要只谈学术 区域与城市相辅相成

    肖金成在会上表示,作为区域经济学者,他对于河北与京津的差异化问题研究了数年,他认为区域要靠城市来带动,而城市要靠区域来支撑,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今天我讲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空间布局优化,大家一定认为我是来解读《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的,但是目前纲要还没有公开发布,所以我仍然是站在学者的角度,对京津冀——这个21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如何一体化发展,作我研究成果上的分享,这些可能与“纲要”有所不同,由于时间关系,我也仅就空间布局这一方面给大家做一些介绍。

    京津冀虽然是三个行政区,但从地图上很容易发现,本应是“并列”关系的三地却是相互嵌入的,京津嵌入在河北之中,很难分开,但一直以来,因为行政区的阻隔,三地在发展上更多的考虑自己。北京、天津与河北的差距很大,作为区域经济学者我对此研究了很多年。

    首先我认为“区域是靠城市来带动”,一个区域如果没有城市,那么这个区域就是欠发达的区域,由于行政区的阻隔,我们发现京津对河北的辐射带动不强,而“城市也需要靠区域来支撑”,这就是说如果一个城市周边地区都是欠发达的,那么这个城市也很难良性发展,北京之所以出现“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和河北没有有效的支撑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空间布局是根本 京津冀规划决不翻修重来

    京津冀有两大山脉,北有燕山山脉,西有太行山脉,也正是这两大山脉阻挡了西伯利亚寒流的长驱直入,使得华北地区气候湿润、适合农业生产,这也正是北京能够有800年建都史、3000年建城史的原因,然而正是这两大山脉,使得当下雾霾的难以消散,所以想要改善环境,就要把三地当作一个区域、一个主题来考虑。

    北京的机动车不能那么多,河北的产业结构也要调整,不能发展太多高污染、高排放、高污水的重化工业,三地必须考虑在公共服务、财政收入方资源共享,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其必然性,三地相互搁置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下面我就来讲空间布局,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是二者的本质。

    首先,是要有合作机制。我有一个设想,是在京津冀各个城市建立一个“市长联合会议”,这个不是新的发明,在上海、长三角城市群已有先例,无论大事小事,都由这个联合会商讨决定,这样京津冀才能发展起来。

    其次,确定了合作机制就要考虑北京功能的疏解,优化提升首都功能,转移和疏解非首都功能。首都功能就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实际上,非首都功能是能有序疏解的。

    第三点就是要有规划,具体怎么转移?转移谁?转移到哪里?谁来组织这个转移?如果规划不科学,就要从头再来,一个成熟的城市规划,起码要看到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发展,然而我们很多城市规划不到十年就要调整、修编,很多大城市病,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规划不科学、规划理念错误导致的,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都出现过大城市病。我们绝不希望京津冀规划翻修,所以要着重考虑空间布局的优化,我们要把这个21万平方公里当作一个主题、一个区域来规划,这样考虑比较合理。

    看好秦皇岛与京广北段 “五字真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在整场论坛中,肖金成始终离不开“规划”二字,他将京津冀的规划思路整理成“一、二、三、四、五(多)”五字口诀,系统且详尽的从多方面解决了“功能疏解、产业转移、提升城市承载力”等各大问题,其中尤其解说了“京广北段经济带”以及“秦皇岛城市圈”两个概念。

    从现阶段来看,京津与河北的差距很大,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要缩小这个差距。我们的规划思路也是缓解两大都市的人口压力、壮大地级市的实力、提升新区的吸引力、增强城镇的承载力。

    那么怎么缓解两大城市的人口压力?难道要我们把城门关起来吗?回答当然是不,我们发现,很多从农村来的务工人员本来就不需要户口、也不需要公共服务,他们来北京或者天津的原因是这里的就业岗位,真正要疏解两大都市的人口压力,还是要疏解功能和产业的转移。功能疏解了、产业转移了,或许你想让人家来人家也不来。

    功能和产业要疏解到哪里去?我们知道河北有好多地级市,我们要考虑怎么让这些城市有吸引力,壮大地级市的实力。然而壮大地级市的实力也没有那么容易,很多城市都是很古老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比如我的老家邯郸,那么究竟要怎么增强吸引力呢?要通过改善局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来考虑。在北京周边有很多城镇,环境不错、生活也较方便,但是基础设施薄弱,所以我们应该加大投入,提升城镇的承载力。

    讲来讲去还是很抽象,所以我们还要说的具体一点。在这里我要重点介绍一下“一轴两带、三核引领、四圈互动、多点支撑”的开放合作的空间结构。

    “一轴”是指京津发展轴,这里未来的发展要素是要向天津、和廊坊聚集。

    “两带”指的是“滨海经济带”和“京广北段带”,“滨海经济带”是从“秦皇岛、唐山、天津到常州”,我们认为这是沿着渤海的一条重要的发展中心,这里有北戴河新区、曹妃甸新区等产业会向这里聚集。

    而另一个重要的经济带是“京广北段带”。为什么叫“京广北段”?其原因是因为“京广”和“京哈”这两条中国重要的发展连接线,如果将它们称为“中国的脊椎”,那“京广北段”可以说就是“颈椎”了,这个经济带里也有几大节点,其中包括“北京以南、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其中还有一个定州,定州就是历史上中山国的国都,历史十分悠久。

    “三核引领”就是“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三大地区,北京和天津比较宽,京津冀是南北狭长的地区,整个的冀中南地区需要一个核心城市,带动冀中南的发展,北京一个城市就算再大,它的辐射也不会超过200公里,北京到石家庄是290公里,所以我们需要石家庄。

    “四圈互动”指的是四大城市圈,在这其中有一个“首都圈”,这是我们李国平教授的“专利”,所以我不多讲,但我觉得首都圈应该是“1+4”,原来“1+9”的模式我觉得太多了,应该是“北京、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比较合适,天津都市圈是指“天津、唐山、沧州、廊坊”,石家庄都市圈是指“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定州”。大家可能觉得石家庄不算大都市,但我想石家庄现在不是,将来一定会是,石家庄的腹地很大,山东的东部、山西的西部都是他的腹地。

    最后我还“凑”了第四个城市圈——秦皇岛城市圈,即“秦皇岛、葫芦岛、锦州、朝阳、赤峰”,秦皇岛里北京较远,也是290公里,所以不能靠北京辐射,其实秦皇岛的腹地很大,比如说辽西地区、内蒙古的东南部,而且秦皇岛也有很多优势,关键是要有自己的发展理念,或许我“凑”的这第四个城市圈有错误的成分,但是我想只要大家开始投资、产业开始转移,秦皇岛就会得到发展。

    “多点支撑”。其中中关村就是一点,科技创新靠中关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亦庄个地方也是一点,高科技、IT产业也要靠它支撑,除此之外,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新区、北戴河新区、渤海新区、正定新区、冀南新区等是都是未来京津冀地区的支撑点。现在都说北京的产业要转移,大家都怕转移出去发展不好,中央提出来要“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其他的我不敢说,但是如果产业、企业搬到新区的话,是比较稳妥的。

    当然,“多点”还包括了地级市的很多中心城区,以“环京、沿海、沿路县城”为重点,加快城镇发展,壮大实力、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我想在未来我们要打造一批30万人口左右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中等城市,所以大家在考虑转移的同时,要着重考虑轴带上的点。

    实际上,我们的空间布局,如果说比较合理、规划科学、力度较大,那么京津冀是有条件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这也需要我们进入“高铁时代”,我们需要城际高铁来支撑起这个世界级的城市群。

[ 返回顶部 ] [ 关闭窗口 ]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空间规划

招商策划



项目评估

商业地产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