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园的目标是在最小化参与企业的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其经济效益。这类方法包括通过对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园区企业(新加入企业和原有经过改造的企业)的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污染预防、能源有效使用及企业内部合作。生态工业园也要为附近的社区寻求利益以确保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积极的。比较成功的生态工业园的例子是丹麦卡伦堡(Kalunborg)共生体系,卡伦堡已成为区域不同产业之间链接起来的模版。
[1] 生态工业园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中国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它与前两代的最大区别是: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与传统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生产方式不同,生态工业园区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它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2]编辑本段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
20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工业生态学是专门审视工业体系与生态圈关系的、充分体现综合性和一体化的一种新思维。它强调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工业生产,把工业生产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体系,其中一个单元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是另一个单元的“营养物”和投入原料。这样,区域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主的物质流动经济模式。它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的物质单向流动模式,即“资源→产品→废物”,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做到了有机的结合。 生态工业园综合地运用了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编辑本段生态工业园的具体标志
生态工业园应使人们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获得较大的经济成果的同时,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其具体标志为:
高效益的转换系统
即生态工业园的各项活动在其自然物质——经济物质——废弃物的转换过程中,应是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排泄少。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使工业生产尽可能少地消耗能源和资源,通过高新技术提高物质的转换与再生和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利用,从而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应占工业园的比重在30%以上,这是使工业园具有高效益的转换系统必需的基础条件之一。
高效率的支持系统
生态工业园应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持系统,为生态工业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需的条件,从而使工业园在运行过程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工业园支持系统应包括:①道路交通系统;②信息传输系统;③物资和能源(主副食品、原材料、水、电、天然气及其它燃料等)的供给系统;④商业、金融、生活等服务系统;⑤各类废弃物处理系统;⑥各类防灾系统等。
高水平的环境质量
对生态工业园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和废弃物,都能按照各自的特点予以充分的处理和处置,使各项环境要素质量指标达到较高的水平。
多功能的绿地系统
生态工业园的绿地普及应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决定,绿地覆盖率达到50%,居民人均绿地面积达90m、居住区内人均绿地面积为28m,这样才可能维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的平衡。绿地系统还应具备多种功能,包括防护功能(保护水体等);调节功能(空气、水体、温度、湿度等);美化功能;休闲功能(提供娱乐,休闲场所);生产功能(绿色食品生产区和花卉草树苗圃生产基地等)。
高质量的人文环境系统
生态工业园应具有高质量的人文环境系统,包括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水平,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发达的医疗条件和祥和的社区环境,以及自觉的生态环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高效益的管理系统
生态工业园应具备高效的园区管理系统,对园区内的各个方面,如人口、资源、社会服务、就业、治安、防灾、城镇建设,环境整治等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促进工业园区的健康运行。
20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工业生态学是专门审视工业体系与生态圈关系的、充分体现综合性和一体化的一种新思维。它强调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工业生产,把工业生产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体系,其中一个单元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是另一个单元的“营养物”和投入原料。这样,区域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主的物质流动经济模式。它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的物质单向流动模式,即“资源→产品→废物”,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做到了有机的结合。 生态工业园综合地运用了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编辑本段生态工业园的具体标志
生态工业园应使人们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获得较大的经济成果的同时,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其具体标志为:
高效益的转换系统
即生态工业园的各项活动在其自然物质——经济物质——废弃物的转换过程中,应是自然物质投入少、经济物质产出多,废弃物排泄少。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使工业生产尽可能少地消耗能源和资源,通过高新技术提高物质的转换与再生和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利用,从而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应占工业园的比重在30%以上,这是使工业园具有高效益的转换系统必需的基础条件之一。
高效率的支持系统
生态工业园应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持系统,为生态工业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需的条件,从而使工业园在运行过程中,减少经济损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工业园支持系统应包括:①道路交通系统;②信息传输系统;③物资和能源(主副食品、原材料、水、电、天然气及其它燃料等)的供给系统;④商业、金融、生活等服务系统;⑤各类废弃物处理系统;⑥各类防灾系统等。
高水平的环境质量
对生态工业园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和废弃物,都能按照各自的特点予以充分的处理和处置,使各项环境要素质量指标达到较高的水平。
多功能的绿地系统
生态工业园的绿地普及应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决定,绿地覆盖率达到50%,居民人均绿地面积达90m、居住区内人均绿地面积为28m,这样才可能维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的平衡。绿地系统还应具备多种功能,包括防护功能(保护水体等);调节功能(空气、水体、温度、湿度等);美化功能;休闲功能(提供娱乐,休闲场所);生产功能(绿色食品生产区和花卉草树苗圃生产基地等)。
高质量的人文环境系统
生态工业园应具有高质量的人文环境系统,包括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水平,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发达的医疗条件和祥和的社区环境,以及自觉的生态环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高效益的管理系统
生态工业园应具备高效的园区管理系统,对园区内的各个方面,如人口、资源、社会服务、就业、治安、防灾、城镇建设,环境整治等实施高效率的管理,促进工业园区的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