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招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归根到底不过是“场所、项目、企业”三者组合。“场所”就是园区,“项目”可能是资本、设备等。“企业”又被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商,另一种是投资商。
这三者有三种组合方法——“场所+(项目+企业)”,“(场所+项目)+企业”,“(场所+企业)+项目”。第一种是“场地招商”,第二种是“项目招商”,第三种是“资本招商”。“场所、项目、资本”招商的目标顾客,依次分别是一般生产商、投资商、创业项目人。
场地招商
是目前园区招商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园区提供场所(例如标准厂房),召集既有资本、又有项目的企业入园。换言之,场地招商,就是入园企业自带项目,园区不提供项目。
场地招商目前面临“招商难”。因为当前各地园区众多,相对于有意在园区发展的企业来说,“园区”处于“供大于求、粥少僧多”的境地。场地招商的“招商难”还体现为难以招到“合意”的入园企业。一般地说,工业园区总希望招来市场容量大、竞争性好、规模前景好、产品精巧、知识含量高、劳动条件好、公共资源保护好、风险规避能力好、得到公众和政府欢迎的优质项目。然而事实上,拥有这种优秀项目的企业本来就不多。就某个工业园来说,它可能引入某些优秀的企业,但很难主要靠优秀企业支撑整个园区。
项目招商
是较新的招商方法,就是园区不仅提供场所,而且提供项目,召集虽有资本、却无项目的企业入园。和场地招商的方法相比,项目招商的利弊正好相反。它起步较难。然而一旦起步,招商就相对比较容易,利于招来优秀的企业入园。
项目招商,前提就是不断设计出优秀的、有良好投资价值的项目。工业园区“项目招商”的目标群通常是自身项目设计能力比较弱的投资商,而非设计能力强的生产商。正因为投资商的项目设计能力弱,园区就可以通过不断设计出优秀的产业投资项目,吸引投资商入园投资。对工业园区来说,能够吸引投资商的项目,主要是高成长性项目。
资本招商
是园区成立或引入投资机构,例如创业投资、担保公司等,吸引资本不足的企业入园。
工业园招商其实也是商品销售,它是出售工业园的场所和服务。因此工业园不论什么招商方法,都具有很强的共性。这些共性包括:
1、准确定位目标企业
工业园招商主要面向如下3种目标企业,即:新投资企业、边疆企业、创业投资(也称“风险投资”)企业。
2、准确设定招商标志语
对不同类型的目标企业,要设立不同的、足以使其动心的标志语。例如对边疆企业招商,“到北京办企业”就是有很强号召力的标志语。
3、办一份园区报
办一份“XX工业园报”的内刊,是比园区招商人员“磨破嘴皮”都有力度的招商利器。园区报的宗旨是“输出形象、输出知识、输出标准、输出方法”。园区报不仅是园区和目标企业间之间的展示和桥梁,从实际操作中,更是园区对目标企业的“敲门砖”。
4、商业性运营
即尽量减弱工业园的行政色彩,而将园区各类事务交由社会的专业公司运营,形成园区和社会专业公司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例如成立园区管理公司,招标请社会上有实力的物业公司承办,管理园区水、电、房屋维修、园区治安等事务;成立和外引园区招商公司负责园区招商;以“孵化器”的方法,引入专业人员组建项目设计公司,为园区的项目招商不断设计有良好投资价值的项目等。
5、某些具体招商方法
园区招商,应走出去主动招商。这里所说的“走出去”,包括在网络等媒体发布园区招商信息。然而根本地,还是项目设计人员和招商人员直接找目标地区和企业。具体包括生产商和投资商的各种商务会议和活动、重要的地方性投资洽谈会、园区会展营销、邀请目标人员进园区考察等。
6、人才标准
工业园招商是一个系统性工作,内部有各种不同的行业和分工。而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人才操作。例如项目设计需要高知识人才,招商人员要有经济学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面对不同的招商目标,也要有不同的招商策略
1、面对新投资企业招商
前提是要持续不断地掌握可能的投资商和投资项目,特别是外商投资项目;以及持续不断地在各种场合、用各种方法,对潜在目标顾客宣传本园区。积极参加各种商务会议和商务活动,和各种目标生产商、投资商广交朋友,使其成为潜在顾客。具体操作包括媒体招商和“面对面”招商。
2、面对边疆企业招商
对边疆企业招商,先要确定招商的目标省(或自治区)。确定的依据,一是地处边远;二是资源量大质优。对边疆企业招商,可以考虑在目标省的首府建立办事处。聘当地人品好、能力好的人当办事处主任。统一设计边疆企业招商标语和广告,在目标省报刊登。
3、面对创业项目招商
对创业项目人招商,园区可设立“创业项目孵化区”。创业项目的优劣评价标准,主要是市场容量、规模前景、竞争门槛、操作模式、与高风险相适应的高利润。所以,创业项目不仅面向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高科技”,还要面向社会科学意义上的、有很大商业意义的知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