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挖”
(1)深挖传统文化。可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农业生态园,增添生态园的文化气息。比如将上海的海派文化注入休闲农业,让上海以外的游客能更好地感受到上海的文化气息。再比如“桃花节”除将有关桃花的美食搬上餐桌外,更多地挖掘有关桃花的历史典故和历史情节,如将传统文化《桃花扇》的剧本重新搬上舞台进行农家乐巡演,还可举办类似“姻桃花结缘”等的交友活动。又比如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自2004年以来,利用刻模、贴字等技术手段,已成功研发出“生日”、“贺寿”、“喜庆”、“寿星”、“十二生肖”等晒字桃、异型桃系列产品,鲜桃有着丰富的图案和深刻的寓意,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十大农产品创新之一。
(2)深挖农家烹调文化。农家乐的主要目的是让长期处于生活节奏快的人们能得到身心上的全面放松,感受不一样的农家乐趣,于是就少不了极具农家特色的烹调文化展示,可通过亲身采摘、亲自深入厨房来体验农家菜的特色。
(3)深挖废弃物回收文化。农产品废弃物经过创意利用后,可转变成为农家的形象代言,如将麦秆编制成手工品或将荔枝做成卡通,使个性化的农产品成为一张无言的名片。
2.“造”
即利用地域优势打造全新文化。例如杭州超山“梅园”打造梅园一梅花一梅子文化产业,在每年梅花盛开时,举行梅花摄影大赛、赏花节、梅花诗会;待到梅子成熟时推出采摘游;夏秋季节,根据梅的排列,吸引游客来走八卦阵、梅花桩;在梅园建造上书院,以便召开学术研讨等活动。再例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依势打造爱情“玫瑰谷”,每至盛夏就有满山遍野的玫瑰花开,争相斗艳、花团锦簇,引来不少情侣前来幽会。2009年6月l2日,举办了一场名为“让世界知道我爱你”的浪漫爱情宣言活动,旨在打造玫瑰谷“爱情圣地”的鲜明特色,吸引了游客到此观赏采摘,引来了都市新人到此拍婚纱照、宣爱情誓,而玫瑰谷也因此成了人们共同向往的天上人间。还有嘉定区马陆镇的葡萄园一葡萄一葡萄干(或葡萄酒)文化产业;南汇的桃园一桃花一桃花酒(或桃子)文化产业等,通过合理利用地域优势,打造农业全新文化,从而开发旅游商机。
3.“稼”
即稼接一些新文化、新元素、新理念。如农家乐除包含农家八仙桌聚餐外,可进行创意的饮食文化开发,如廷庆县柳沟村的“火盆锅豆腐宴”,怀柔的虹鳟鱼宴、南瓜宴,大兴的西瓜宴,平谷的桃花宴,通州的田桑宴,房山以野猪为主的药膳和怀柔的板栗宴等。还可借鉴新西兰牧场的成功经验,在农场设有奶牛场,让市民学习挤奶,感受农业生产。又比如北京的草莓采摘园,除采摘外,还可制作草莓醋、草莓酒或精油等。此外,也可在农家乐的休闲娱乐方式上进行创新,如户外镭战、真人CS等,还有露天乡村音乐节、农业嘉年华、农耕文化节、农民艺术节等综合节庆。这些创意因子的注入,既增添了农家乐特色,也创造了不少经济附加值。
4.“分”
农业文化按其结构可分为行为层、知识层、精神层三部分。
(1)行为层。是指人们在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行为,包括最基本的农耕生产技能、农作物育种行为以及农业管理行为,是农业文化的载体。应利用科技来促进农业行为创新,从而促进农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如引入暧棚技术进行反季节栽培等。
(2)知识层。是指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于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的经验、知识等。可依此进行农业文化方面的科普教育,如让中小学生前往农家学习,宣传吃苦耐劳、“粒粒皆辛苦”的精神,避免把农家乐仅仅作为一种娱乐玩耍。
(3)精神层。是农业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将农业文化深挖,将人文艺术、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思维理念以及职业道德体现在农业休闲业中,最终上升为精神食粮,甚至达到生命的高度。如将农家乐打造成京味十足的四合院,以家的概念为核心,并将异域风情的文化融人农家乐中,让一个个来到农家的游客没有烦恼忧愁,只有欢声笑语,向大自然倾吐生命的美好。
5.“融”
即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农业文化资源的创意利用。可适当留出文化空地给市民自由支配管理,供游客参与组织,如参与农业生产、布置农场工作室、组织农业节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