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四大亮点读懂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供给侧改革【干货】

导读: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号文件,也是自2014年以来连续第三次将“农业现代化”写入标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并强调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解决“三农”新老问题、有序推动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果丰硕,为我们赢得全局工作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必须看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 2015 年 10 月 29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了落实发展新理念,有许多新的亮点和内容都是首次写入文件。本篇梳理了四大亮点来全面解读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建设美丽乡村。


亮点一:加强农业供给侧的改革,提升品质与效率是关键

【文件】 一号文件提出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要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解读】 我国农业的确已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供给侧出现了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是粮食过剩,另外一方面却是优质的农产品数量严重短缺。如何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农产品供给?牛鼻子就是质量品质,我国的农业需要一场品质革命,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农产品供给,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要从单纯追求数量增产的温饱型生产方式,过渡到追求品质、安全、健康与生态环保等要求的小康型农业生产方式,以满足我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不仅仅需要在农业结构上进行调整,还需要生产方式的转换,更需要从源头到流通对整个产业链进行重塑。


亮点二:践行绿色化发展理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文件】 一号文件提出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解读】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量大类多、分布广,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农业的面源污染已超过工业的点源污染,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污染源。如何通过绿色化的发展,解决目前的生态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与工业等点源污染不同,农业的污染大多呈现面源,也就是分布十分广阔。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的种类包括由于工业及矿业带来的重金属污染,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带来的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工厂化养殖等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染,塑料薄膜等残留带来的白色污染。

如何才能真正的绿色化,需要对现行的政策进行及时的调整。调整不合理的破坏资源做法,鼓励用地养地的机制。其主要包括:补贴政策要从单条腿的“粮补”到“地补”,让“粮补”和“地补”并行;对破坏的土壤进行修复;出台激励提升土壤有机质的补贴政策。


亮点三: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两手抓来建设美丽乡村

【文件】 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差距显著缩小。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努力建设农民幸福家园。

【解读】 随着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重建设轻管护;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难以适应当下农民需求,重硬件轻软件;农村环境存在脏、乱、差现象,重眼前轻规划;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推进市民化过程中重“面子”轻“里子”。特别是农村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亟待脱贫致富。

乡村不仅仅是农民住的地方,实际上乡村与城市应该连起来,是城市居民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地方。不少城里人很希望在空闲时间到乡村看一看,但是,很遗憾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是没法看的,农村建设和旅游观光度假休闲没有结合起来。如果把这个功能也作为农村发展很重要的职能,让城市居民来参与建设,乡村一定会有很大的不一样。

农村还应该成为未来一部分城市居民养老的聚集地。城市现在已经变成了老龄化社会,目前在城市想住好点的养老院很困难,如果农村能够承接一部分,让城里 60 岁老人退休后到农村养老,把乡村的一部分变成城里老人养老的地方,效果一定不一样。


亮点四:产业融合是提升农民收入的利器

【文件】 一号文件提出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让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解读】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5%,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连续第6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然而,农民收入不高且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农产品价格下行和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双碰头”,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加大。

“在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促进‘接二(产)连三(产)’是一个重要方向。”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与此同时,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也被寄予厚望。我国休闲农业近年来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2015年休闲农业吸引游客11亿人次,受益农民达3300万人。

[ 返回顶部 ] [ 关闭窗口 ]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空间规划

招商策划



项目评估

商业地产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