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维度综合作用
浙江省是国内最早进行特色小镇培育建设的省份。据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介绍,以浙江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专业镇,这些专业镇普遍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特色小镇则是在专业镇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专业镇的“升级版”。与专业镇相比,特色小镇做到了“产城融合”,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鲜明的产业特色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正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治彦认为,小城镇作为联结城乡的纽带,在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传承文明、承载新产业与城镇化人口、拉动旅游和内需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文化要镇、旅游名镇和创新创业重镇。
特色小镇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教授段进军认为,首先,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阶段,很多特色小镇、特色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整体经济转型。在信息化背景下,一些特色小镇的区位状况得到改善,尤其是在大都市圈内的小城镇,集聚了一些新兴特色产业,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其次,一些特色小镇建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化成为特色小镇的灵魂,也成为中华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这些特色小镇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以及由文化衍生的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不仅刺激了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外,作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联系的纽带,特色小镇建设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不可或缺。
特色产业是发展生命力
2016年7月1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那么,如何理解中国特色小镇的“特”?
段进军认为,中国特色小镇的“特”更多地体现在地域差异性所衍生的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宜居特色等,体现为一种多维度的综合性。未来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应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条件,紧紧围绕地方的文化特色和区位特点培育特色产业。
“特色小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的产业有特色、有基础、有市场。”胡刚表示,特色小镇中的特色产业以民营企业为主,这些特色产业主要通过市场竞争逐步形成。
刘治彦认为,特色小镇的“特”主要体现在区位、文化、产业和城镇建设等方面。应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小镇打造成文化名镇;将风景优美的小镇打造成休闲旅游名镇;将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的小镇打造成物流贸易小镇;将毗邻大都市区的小镇打造成宜居宜业的创新创业小镇。
把握好特色小镇建设方向
近年来,我国特色小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跑偏”的倾向,例如,有些地方“一窝蜂”搞特色小镇,有些地方出现了“政绩小镇”,还有些地方则房地产化明显等。如何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把握好正确方向,让特色小镇呈现真正的“特色”?
段进军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特色小镇不是能够刻意打造的,只能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来培育,唯有适合市场导向的特色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便会劳民伤财、不可持续。特色小镇的“特”必须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特”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但“特”的内涵必须与时俱进,呈现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动态性,而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
刘治彦表示,特色小镇建设应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特色标准,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按照市场规律建设,循序渐进,在全国1000个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防止一哄而起,防止打造“政绩工程”,规范房地产发展,要将特色小镇建设与大都市功能疏解结合起来,与农村土地改革和就地城镇化结合起来,使特色小镇能够找准定位,实现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