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努力培育康养小镇 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希望过上高品质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要求越来越高,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普遍追求。同时,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生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基本诉求。涵盖养老、养生、医疗、物联网、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的康养产业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成为备受国民关注的新兴产业。

  目前,我国大城市发展过快,城市病特别严重,交通拥堵问题、房价问题、雾霾问题、医疗问题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的供给问题,给大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但随着互网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好医院所在大城市以外的地方远程“智慧养老”已经实现。所谓“智慧养老”,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组成的信息平台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能够帮助养老机构大幅提升管理效率,这为在大城市以外空气较好、经济相对贫困地区培育、建设康养小镇提供了可能。

  康养小镇的政策支持

  康养是健康、养老的统称,康养小镇是指以康养产业为中心形成的关联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社会安全等行业的综合产业小镇,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集中体现。

  康养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民的生存质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康养产业涵盖诸多业态,关联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社会安全等众多领域,不过康养产业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政策的导向作用至关重要。

  当前康养产业的发展,以加速医疗与养老、养生、旅游的融合最为关键,实现异地养老、旅游与医疗、医保的联动最为迫切,同时需要通过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等方式,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土地利用、医养融合等方面加大改革和支持力度。

  2013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逐步形成了国家对康养产业的顶层设计,为康养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提供了政策利好大环境。

  国务院在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鼓励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促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培育健康文化产业和体育医疗康复产业。制定健康医疗旅游行业标准、规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医疗影像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支持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提供食品药品检测服务。完善科技中介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2017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开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强调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开发性金融融资、融智优势,聚集各类资源,整合优势力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共同支持贫困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

  这为在贫困地区建设发展康养小镇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康养小镇在科技、资本以及政策的支持下将成为新常态下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

  建立康养小镇的意义

  1、培育康养小镇有利于破解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转化和动能转换的难题,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有效尝试。

  2、培育康养小镇是一条产业扶贫的有效路径,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3、培育康养小镇能有效解决农民就地就业问题

  4、培育康养小镇能有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和老有所养问题。

  5、培育康养小镇能促进“智慧养老”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智慧养老通过改变信息交流传递方式、强化资源配置整合力度、提升服务管理效率等手段对现有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各种问题予以破解,势必给养老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康养小镇培育标准

  1、康养小镇年均PM2.5值小于或等于50;

  2、该区域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大于或等于5000个/每立方厘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不低于1000—1500个/每立方厘米);

  3、村镇环境优美,干净整洁;

  4、附近100公里之内有高铁、机场、高速,交通方便;

  5、活动范围在3平方公里以上;

  6、有发展医疗产业的环境基础。

  康养小镇的开发类型

  文化养生型:深度挖掘项目地独有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在获得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如依托宗教资源,打造文化度假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

  长寿资源养生型:依托长寿文化,大力发展长寿经济,形成食疗养生、山林养生、气候养生等为核心,以养生产品为辅助的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的健康养生养老体系。

  中医药膳型:药食同源,是东方食养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养生可以说是健康旅游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健康食品的开发,可以与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同时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活动,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生态养生型:以原生态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健康产业,一般分布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或者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 即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养老型:有一定的环境资源,同时拥有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群体,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为老年人打造集养老居住、医疗护理、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养老小镇。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度假产业型:居住养生是以健康养生为理念,以度假地产开发为主导而形成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这种养生居住社区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态、环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点外,它还提供全方位的康疗及养生设施及服务,并为人们提供冥想静思的空间与环境,达到在恬静的气氛中修身养性的目的。

  体育文化型: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医学结合型:康疗养生产品的构成主要是以中医、西医、营养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药物康复、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闲活动进行的康复养生旅游产品,包括康体检查类产品。它是医疗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发展康养小镇需要关注几个问题

  1、康养产业涉及方方面面,前期投入很大,做成熟需要很多年,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对于投入大、见效慢的产业重视不足的做法时有发生,将严重阻碍康养产业的发展,亟须改变。

  2、发展康养小镇鼓励老年人异地养老,但对很多老年人与子女来说,异地养老的观念并不被接受。让老人到气候适宜、生活条件优越的地方去养老也是“孝”的体现。

  3、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康养产业和特色小镇发展,各地应该积极做好配套,合力促进康养小镇发展。

  4、要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当前康养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匮乏,直接制约了康养产业的发展壮大。人才是康养事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应重视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康养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康养职业人才培养质量。

  5、把“医养结合”作为发展康养产业的突破口。借鉴国外做法,逐步推广“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议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扶持“医养结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健全健康保险体系,发展护理保险,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加强合作。将养老机构所设医疗部门提供的医疗服务纳入医保范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采取远程医疗、委托管理、健康管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提高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服务能力,提供多样化医疗、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服务,有力推动建立“医养结合”体系。

[ 返回顶部 ] [ 关闭窗口 ]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空间规划

招商策划



项目评估

商业地产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