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休闲农业的火爆开始,使得“田园综合体”的新闻不绝于耳。随着“田园综合体”在各地逐渐铺展开来,休闲农业展现出了更多的形式,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近来,有关权威专家预测,2018年“国家农业公园”已然成为农业领域的新热点。
一、国家农业公园定义
农业公园是以经营公园的思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和绿色村庄,将农业生产、乡村生活、农耕文化体验相结合的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它以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等内容。
国家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它既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城市公园,又区别于一般的农家乐、乡村游览点和农村民俗观赏园。它是中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是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更能体现和谐发展模式、浪漫主义色彩、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是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乡村旅游综合体。
在规划建设面积上,国家农业公园一般规模较大,少则上千亩,多则上万亩,甚至更多者以平方公里来计数。
二、国家农业公园申报条件
(一)与乡村、农业文化相关的风景、风物、风俗、风情,需具有吸引广大旅游休闲者的资源禀赋与基本质素。
(二)产业结构中必须有农业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作为重要方面。
(三)有对乡村实施绿色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与考量。
(四)以村域范围为主体来规划布局和开发建设。
(五)尽力保留原农户、农民的人居原生态,农民生活情景应活化与融化在农业公园游览体系当中。
(六)有相对完善的管理机构。
三、国家农业公园申报程序
(一)申报单位自愿报名,填写《国家农业公园申报表格》,申报材料以报告的形式整理,并采用文字与图片的合理搭配方式,装订成册,以便专家评审。
(二)县区旅游和农业部门根据申报单位上报材料,联合进行初审,并在申报表格填写推荐意见,形成推荐报告,分别报送市旅游和农业部门。每个县区限推荐1个单位。
(三)市旅游和农业部门根据申报单位上报材料和县区旅游、农业部门的推荐意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调查与调研,综合确定评定结果。根据评定结果确定国家农业公园试点地点。对评定确定的候选地点按照《国家农业公园申报评价体系》进行指导完善,并上报省委农工办、省旅游局争取相关政策扶持,同时上报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申请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资格认定。
四、国家农业公园评定标准
(一)乡村风景美丽。有吸引力较强的田园美景、地貌美景、水系美景和社区美景。
(二)农耕文化浓郁。有展示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农耕文化的场所。
(三)民俗风情独特。有特色的饮食文化、特色的生产习俗、特色的生活习惯、特色的节令节庆、特色的民间工艺、特色的村规民约、特色的建筑人居,外界口碑评价良好。
(四)历史遗产有效传承。乡村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健全,保护传承措施完善,保护传承效果良好,有相应的乡村遗产保护传承荣誉。
(五)产业结构发展合理。耕地与农林用地保护状况良好,农业产业(农林牧渔)及内部产业结构和谐发展。
(六)生态环境优化。社区生态环境、产业区生态环境、旅游服务提供区生态环境良好。
(七)区内经济主体实力较强。经济组织形式先进、经济产业结构合理、经济管理模式健全、经济发展总量在同级区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八)区内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较高。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居民就业率、居民人均收入、居民子女入学率在同级区域中居于领先水平。
(九)服务设施配置完善。区内有较为完善的道桥游线设施、下榻接待设施、餐饮服务设施、娱乐休闲设施、购物消费设施、管理与导游设施、出行运载设施、通讯视讯设施和康疗救护设施。
(十)品牌形象塑造良好。有鲜明、有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品牌传播力广、美誉度强。
(十一)规划设计协调。现有规划设计符合国家农业公园各项标准要求。
总结
国家农业公园在国内方兴未艾,使得对于其了解变得越发重要且迫切。本文从国家农业公园的定义、申报条件、申报程序、评定标准、典型案例入手,全方位地对其进行了解析,有助于新人扫盲,了解者深入,熟者愈熟。对于正确指导国家农业公园开发建设也将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