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申报成功扶持资金一般达上亿元。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依托园区这一载体,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推进农业产业化、多功能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018年,什么样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才能受国家青睐?至于什么样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才能受国家青睐?我们不妨来看看2017年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总共有11家,涉及10个省份。下面,我们就着重分析几个园区,看看他们是怎样进行规划和布局的!
园区案例分析
1、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特色:改传统的水稻-油菜种植模式为“稻菜轮作”种植模式
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的产业基地+完善的惠农利益联结机制,是以中国泡菜城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以“合作社+农户”为主的服务协作型联结模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农技知识、农资购买、农机服务、质量标准、销售,按股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悦兴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带领农
以“稻—菜轮作”模式种植优质水稻和泡菜原料,年粮食总产量1.6万吨,实现机械跨区作业6万余亩、机械烘干稻谷4万余吨,社员累计分红660余万元。
2、黑龙江省五常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特色: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完善三级服务体系
五常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代管、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土地向龙头企业集中、向合作组织集中、向种田大户集中。目前全市各类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058个,合作社统一经营耕地面积达240万亩,占示范区总面积的59%。
在完善服务体系上,五常市建立了市、乡、村三级管理服务体系,搭建了土地流转服务平台。通过土地流转,发展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有力的推进水稻、蔬菜、畜牧等产业集约化、设施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通过鼓励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农户以土地入股、企业、农户与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努力发展订单等方式,培育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科研+示范+推广”三结合、“公司+基地+农户”三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了“市场+龙头+基地”或“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加销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3、江苏省泗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特色:“1356”行动计划
“1”即紧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这一总目标,“3”即壮大升级食用菌、特色水产和精品桃果3个产业集群,“5”即构建产业引领区、技术集成区、产业融合区、“双创”孵化区、绿色发展区5个功能板块,“6”即健全财税、用地、金融、科技、人才5个政策体系和1个组织保障体系),通过抓产业促发展、抓创新促提质、抓生态促转型、抓基础促保障、抓示范促带动,积极探索具有泗阳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路径,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引领区。
4、浙江省诸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特色:总面积33.75万亩,其中产业面积10万亩。诸暨市依托农业“两区”建设,加强招商引资,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助等措施,全面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同时通过农业水环境治理,增加设施农业投入,以及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建设。农业现代化呈现出稳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珍珠、香榧、果蔬、茶叶、绍兴鸭、红高粱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并形成集聚集群、产业化发展经营格局,龙头带动明显。
5、山东省金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特色:金乡县是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是全国甚至世界公认的大蒜种植、贮藏、加工、贸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金乡大蒜” 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山东省首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到202.58亿元。产业园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总面积1.8万亩。
产业园立足大蒜主导产业,以树立全国大蒜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新标杆为目标,以推进基地支撑、产业融合、链条延伸、产品升级为方向,突出生产、加工、物流、科研、文化、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规划布局“一心、双轴、四区”,构建包括绿色优质大蒜种植业、大蒜特色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农业休闲旅游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五大产业为一体的大蒜产业簇群。
现代农业园区申报条件
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应达到以下条件:
- 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主导产业为本县(市、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本省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 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已制定产业园专项规划,并经所在地县级或以上政府批准同意,明确了产业园发展布局和区域范围。
- 建设水平区域领先。产业园生产设施条件良好,高标准农田占比较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高。
- 绿色发展成效突出。种养结合紧密,农业生产清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一控两减三基本”全面推行并取得实效。
- 带动农民作用显著。产业园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推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有保障。
- 政策支持措施有力。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统筹整合财政专项、基本建设投资等资金用于产业园建设。
- 组织管理健全完善。产业园运行管理机制有活力,方式有创新,有适应发展要求的管理机制和开发运行机制。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应重点围绕以下任务开展建设:
-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建设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原料生产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将产业园打造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贫困地区要突出搞好产业扶贫,将产业园建设成为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平台。
- 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建设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技术先进、金融支持有力、设施装备配套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的集成区。
- 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构建种养有机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
-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鼓励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入园创业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搭建一批创业见习、创客服务平台,降低创业风险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将产业园打造为新型经营主体“双创”的孵化区。
-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品牌培育,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建立健全质量兴农的体制机制,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