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生态优势,打造“东方瑞士”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红线”。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作为国家级新区和贵州后发赶超的大平台,贵安新区承载着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探索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新模式的重大使命,必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闯出一条新路,构建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加快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幸福宜居、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围绕这个目标,贵安新区将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六个坚持”精准发力,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部好的规划可使一个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基于贵安新区的特殊禀赋以及面临的特殊问题,在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近期和远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关系。充分依用地适宜性、人口经济发展特征、自然文化资源特色,倡导对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优化资源利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空间上采取“组团群落”的布局模式,在发展上强调城镇与乡村文明的共生共荣,通过8个城市功能组团和4个自然景观和特色村寨群落的构建,形成“生态文明引领、核心板块支撑、快速交通连接、特色小镇彰显、美丽乡村辉映”的城市格局。按照“规划树”理念,完善规划体系, 创新规划管理,推进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四规合一”。高标准做好城市设计,精雕细刻,抓紧编制实施贵安生态新城、马场科技新城和大学城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强规划统筹,与贵阳市、安顺市一道推进贵安新区直管区和非直管联动发展、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加快形成支撑全省、引领黔中的都市核心区。
坚持产城融合
贵安新区建设伊始,就坚持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产业服务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同步建设,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同步打造,实现现代产业与现代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人口因产业集聚、产业因城市发展。抢抓机遇,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依托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和三大通信运营商数据中心等引领性项目,重点打造大数据、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服务业、休闲旅游等现代产业集群;特别将抓住大数据这个大产业、大红利、大机遇,抓紧推进富士康、微软等一批重点大数据及相关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加快实施“五朵云”工程,争取建设国家级的大数据基地。统筹推进贵安生态新城、马场科技新城和花溪大学城开发建设、项目落地、服务配套和环境提升,今年全力组织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工业项目、城市开发、现代服务业、生态环境、民生工程、美丽乡村“百项工程”,推动新区全面提速发展。
坚持山地特色
贵安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峦叠嶂、秀丽多姿。瑞士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贵安新区比较相近,我们将充分借鉴瑞士城镇乡村与生态景观交融辉映的经验做法,坚持走组团式、点状式发展的山地特色城镇化道路,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大自然中,围着山转、跟着水走、显山露水,不“摊大饼”,而“蒸小笼”,注重保留村庄特色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建设“城市中的田园”和“田园中的城市”,精心打造由山川、湖泊、绿廊与城镇完美组合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建成诗意般栖居的“东方瑞士”。同时,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和挖掘屯堡文化、明初文化村落、民族村寨和民俗民居,深化城市特色风貌“六点共识”,不搞千城一面、万楼一貌,打造山水风光之城、文化多元之城、生态智慧之城。
坚持生态优先
贵安新区湿地、地表河流域、自然风景区分别占总面积的24%、80%、24%。优越的生态环境是贵安新区最宝贵的资源、最独特的优势、最持久的生产力、最靓丽的名片、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新区72%的面积位于红枫湖汇水范围,生态环境高度敏感。在建设中,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指示精神,采取低冲击开发模式,构筑最可靠的生态安全屏障,建立最安全的生态制度,全面发展健康产业,积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构建“三生融合”的城市空间,为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突出打造“五区为底、八廊联通、山城相嵌、景观通贯”的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综合公园43个、专类公园 6个、带状公园22条、绿化广场3处、湿地公园12个、山地公园8个、生态观光园3个,已启动月亮湖、北斗湖、七星湖和荷园4个公园建设,今年将开展红枫湖、松柏山水库等主要饮用水源地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黔中路等城市主干道绿廊建设,绿化造林2万亩,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加快建设物理的、落地的生态文明示范新城,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
坚持以人为核心
城镇化的主体是人,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坚持把人的城镇化作为价值追求,把有序推进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作为首要任务和突破口,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加快推进直管区农民市民化进程。去年完成美丽乡村建设13个,今年重点建设马场河、麻线河沿线2条精品示范带,开展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成2—3个精品美丽乡村。推进户籍、土地、住房、社保等为重点的配套制度改革,并统筹解决好公共服务一体化问题。按照“两转六好” (农民转市民、划拨转出让,风貌好、环境好、功能好、服务好、户型好、质量好)的思路,把拆迁安置点建成风貌相对统一、民族特色鲜明、产业功能突出、配套服务完善“贵安小镇”,已开工10个“贵安小镇”建设,总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推进安居和就业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按照“两转六好”的标准,推进“三房统筹”,2014年建成保障性住房5196套,完成1528户农村危房改造、6100户农房整治。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建立劳动就业与重大项目对接服务机制,近期将出台支持交通运输业、建筑行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提高群众就业率和高校毕业生、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落户率,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增加群众收入,实现人的城镇化。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大胆先行先试,当好全省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工程师”和“施工员”。建立多元可持续资金保障机制,在争取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通过财政奖补、贷款贴息等方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通过税收改革、加强地方债务管理和政策性金融服务、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发行市政债券等途径,创新融资工具,提供可持续的资金保障。创新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盘活土地资源,垄断一级市场,统一净地出让,强化土地产出率,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走出一条集约节约用地、紧凑型发展之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与示范,争取纳入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开工建设智慧城市运营服务中心等项目。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直部门和贵阳市、安顺市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勇敢地肩负起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大使命,勇当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抓紧制定实施贵安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总体方案,深入推进开发模式、开放型经济、财税金融、生态文明、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全面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全面加快新区建设发展,确保实现“三有一大”目标,早日建成全国极具特色的一流城市新区。
五区为底 山城相嵌 八廊通联 景观通贯 ——贵安新区生态绿地系统扫描
“五区为底(生态基底),八廊通联(生态廊道),山城相嵌,景观通贯。”是贵安新区生态绿地系统建设的总体布局。围着山转、跟着水走、显山露水,精心打造由山川、湖泊、绿廊与城镇组合的“山水之都、田园之城”。
五 区
根据地形地貌、水文条件、植被土壤等因素的区域性差异,在生态空间地貌水文分区的基础上,划定斯拉河-乐平河生态抚育片区、天台山-九龙山生态保护片区、平坝生态田园片区、红枫湖-高峰山风景名胜片区和天河潭-松柏山生态保护片区五大片区,共同构成新区的综合生态安全基底。
斯拉河-乐平河生态抚育片区:位于贵安新区西北端,包括石人坡-凤凰山山脉和斯拉河、乐平河两侧河谷阶地,面积约为270平方公里。
天台山-九龙山生态保护片区:位于安顺-平坝城镇发展带南侧,涵盖后山-老山-九龙山-天台山-老虎山一线山脉与槎白河、黑寨河两条邢江河上游水系,生态环境较为敏感,面积约为259平方公里。
平坝生态田园片区:位于贵安新区西南侧,整体地势平坦,是万亩大坝集中分布区域,邢江河、羊昌河、麻线河最后流经此区域汇入红枫湖,占红枫湖水源水量的76.5%,水环境高度敏感,对维护区域水文生态安全格局具有关键意义,面积约为326平方公里。
红枫湖-高峰山风景名胜片区:包括贵安新区范围内的红枫湖景区、高峰山景区和马场河,是新区自然风景资源的核心,面积约为247平方公里。
天河潭-松柏山生态保护片区:位于贵安新区东侧,以花溪天河潭景区与松柏山水利风景区为核心,包含安妹山、栗木山-凯掌水库-老年塘水库山体水系,是花溪水库和松柏山水库的水源保护、涵养范围,面积约为131平方公里。
八 廊
规划八条生态绿廊连接五大生态基底,保障区域景观流(包括物质流、生物流、能量流)的畅通有序、维护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同时隔离城市组团、防止城镇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同时,滞尘降噪,美化环境,营造景观。
依托中八农场和兰花坡构建核心区北部一级生态绿廊;依托茶坡、九峰山、五丘和冷饮河构建核心区南部一级生态绿廊;依托五马塘山脉构建平坝-夏云一级生态绿廊;依托齐跃水库-马鞍山脉构建蔡官一级生态绿廊。
依托青龙山、贵黄高速防护绿带、沪昆高速防护绿带构建核心区北部片区二级生态绿廊;依托城际轻轨、沪昆铁路防护绿带构建核心区中部片区二级生态绿廊;依托奎山、青龙坡、云盘山和七星湖构建核心区南部片区二级生态绿廊;依托黑寨河构建乐平片区二级生态绿廊。
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贵安新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全景
理念篇:以人为本 生态优先 内涵引领 2013年7月,贵安新区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大力实施民居整治和一批试点村的道路、供水、排污、路灯、供电等市政设施,村容村貌大为改观。顺应群众对改善生活环境、增加收入的迫切要求,大力开展对被征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一批农家乐、乡村客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村民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障和维护村民权益,抓好城乡统筹等五项改革工作,逐步推动村民向市民化迈进。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多次召开党员干部动员会、村民动员会,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大群众投工投劳,在新区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凸显和巩固。
由于试点村大多处于水源涵养区、风景旅游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生态环保显得尤为重要,生态优先的理念贯穿于建设的各个环节、每处细节:试点村均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实行污水达标排放;配置垃圾箱、垃圾收集车和保洁员,实行日清理、周转运;民居整治中的穿斗部分大量采用“生态木”;使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和集中燃气等清洁能源;在绿道建设中使用节能环保的磷石膏砖……
结合农民需求和乡村自然条件,注重继承传统和时代创新,突出乡村特点、民族特色、文化内涵。注重挖掘各个村的民族文化,在建筑材料、工艺、环境整治中按照黔中民居风格,以“干栏式”建筑为基本形式,将布依族传统建筑符号体现在屋脊、窗花等部位,同时大量采用青砖、青瓦、雕花等建筑材料。在公建和民居整治中,坚持“贵安特色”,施工中尽可能采用本地材料和乡土工艺;注重对各种古宅、古井、古树的保护和修缮。
机制篇:四大文件 五项改革 六项行动
为了在贵安新区党武、湖潮、马场和高峰4个乡镇、86个村居、367个村寨、14.4万人口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初贵安新区将城乡统筹·美丽乡村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抽调专人组成工作组,和省委政研室一起考察了西安、成都、重庆及省内余庆、湄潭等地的“城乡统筹”与“四在农家”工作,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行法规及发达地区经验,经过两个月20多次的修改,贵安新区出台了《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村寨整治管理办法》、《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随即,贵安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极速飞跑。
根据全省的总体战略部署,2013年我省实施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个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贵安新区从2013年开始,已经实施13个试点村,并且“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每一项小康指标都被植入到村民生活中:小康水,能接市政管网的都被接入;小康电、小康讯的普及率要达到贵阳市平均水平以上;小康路、小康房、小康寨的建设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凸显特色。
成效篇:形神兼备 宜居宜业 好梦在前
漫步马场镇平寨社区水泥硬化后平坦的通组路,坡顶、青瓦、白灰墙,穿斗、花窗、青砖柱,清丽而雅致。56岁的平寨组居民王树海正在门口晒太阳, 说起民居改造,他乐得合不拢嘴了,“我们原来的那个烂房子变成了现在两层楼房,住着真亮敞!每家每户的设计都不一样,有看头。”
从外地嫁进村里的朱娟正在晒被子,“前几年我娘家人过来玩,我真不好意思留他们住下,因为家里太破旧;今年刚过完年,我鼓起勇气打电话约娘家人过来,4个亲人住了两个星期才走,都是一个劲夸我们是小别墅,一点不输城里。”朱娟这回终于扬眉吐气了。
尽管每个示范村“美丽”的方式各不相同,但这些村“美丽”起来的过程却有相似之处。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庭院美化……可谓村村如画,步步为景。
“如果仅仅把乡村基础设施做得漂亮了,村民还是贫穷,这样的美丽乡村就没有意义了。”贵安新区统筹办主任罗松华表示,美丽乡村建设要结合乡村产业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提升乡村自身的造血能力。在马场镇平寨社区,正实施村民以土地、农房及资金入股,村支两委出资控股的方式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高峰镇岩孔村正筹备组建“岩孔村农业产业合作社”和优质红米种植生产合作社;湖潮乡平寨村村支两委正组建平寨生态旅游总公司,发展果蔬种植业、传统工艺名吃食材加工、旅游业;党武乡龙山村将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美国大红桃等优质农产品……
新区积极推动企业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的开展,因地制宜把不同年龄段的群众安排进来,有针对性地分类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适应性培训。正在磨盖组村民活动广场锻炼的许爱民畅言:“现在群众自发组织健身舞队、秧歌队、花灯队、芦笙队等,开展文艺演出、技能比赛等活动,一方面提振自己的精气神,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我们要有新气象。”新区如火如荼的建设开发,激发更多贵安人以良好精神面貌迎接新生活,织就新梦想。
生产空间集约
生活空间适度
生态空间宜人
——生态文明理念贯穿贵安新区建设发展路径
2013年7月,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在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上承诺:“富士康将在贵州发展低碳经济,将科技工业、制造工业以最高端科技的手法带来贵州,绝不破坏环境,绝不产生废水、废气”。八个月之后,富士康在贵安新区兴建的第四代绿色产业园投产在即,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
按照规划先行和规划引领的要求,采取多种手段编制《贵安新区总体规划》,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条件和发展差异,统筹规划国土利用、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城镇化格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建设“生态贵安、美丽贵安”理念,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在产业规划发展上,着力探索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发展循环经济,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旅游开发的全过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和生态黄线区域,对新区产业发展、人口规模和空间布局提出严格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规划问题,从规划起步,严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指标。
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深入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创新的贯彻落实,通过多方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目标,开拓创新,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围绕“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行为文明”的目标要求,科学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统筹规范实施。创新体制机制,用制度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争取将新区整体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推进新区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加强城市绿地、湿地公园、生态水系、绿色廊道等生态工程建设。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采取有力措施,把加快发展带来的污染和能耗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赢,实现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和谐统一。加强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建设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园区污水零排放和废弃物集中统一处理。积极发挥环境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升产业升级,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构建技术含量高、效益好、消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对超标排污和存在污染隐患企业下达限期治理任务,对“双超”、“双有”企业下达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任务。采取明查与暗查、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日常检查与应急检查相结合等措施,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环境现场监察。
严格执行环评,坚守环境保护底线
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超前防范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切实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的产生。通过建立健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动机制,招商部门在项目前期考察和选址阶段,征求环保部门意见,确保项目符合区域规划环评的要求,选址合理,避免出现项目交叉污染事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审批过程公开透明,涉及敏感区的项目和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充分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同时,做好入区项目环评手续的服务工作,提前介入,专人跟踪,提高审批效率。对环评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擅自做出重大变更、未经环境保护验收即擅自投产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在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进程中,生态文明是贵安人不变的选择。
构建城市框架 ——贵安新区八大类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
2017年,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基本具备服务功能。
2020年,成长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国家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民族文化创新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和国际休闲度假养生基地。
2023年,一座开放包容、极具特色的山水风光之城、文化多元之城、生态智慧之城崛起黔中,成为美丽中国、多彩贵州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地标……
这是一张激动人心的时间表。
新区建设一年多来,八大类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路网建设项目
全力推进新区一、二期“三纵一横”、“六横一纵”骨干路网、大学城道路、电子信息产业园路网、22条小康路建设,总里程约316公里(其中小康路约90公里),总投资约546亿元。目前,“三纵一横”(贵安路、清杨路、百马路、金马路)路基土建工程总体已完成95%,路面、绿化施工已同步展开, “六横一纵”(贵红路、天河潭、中心大道、磊马路、茶园路、北斗湖路[一期]、湖磊路)路基土建施工总体已完成约23%。大学城4条道路路基工程总体完成 65%,完成21条小康路建设。道路路网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约210亿元,贵安新区的城市“主动脉”逐渐清晰。
水务公建项目
启动建设南部、马场、沙坝、湖潮四座污水处理厂及小寨自来水厂。目前,花溪南部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运,马场、沙坝、湖潮三座污水处理厂均正在实施土建工程,马场污水处理厂完成70%,沙坝污水处理厂完成63%,湖潮污水处理厂完成65%。水务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2.2亿元。
生态景观项目
启动建设大学城综合景观绿化(约81.2万平方米)、黔中路风景旅游绿化带(全长约20.8公里)2个绿化项目,以及月亮湖、荷园、七星湖、北斗湖4个综合项目,计划总投资约77.4亿元。目前,大学城综合景观绿化地形整治土石方工程已完成95%,绿化工程完成60%,园建、水电等工程有序推进;黔中路风景旅游绿化带工程形象进度累计完成40%;月亮湖等4个综合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正围绕全省观摩会的要求,开展设计工作。生态景观、绿化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约8亿元。
电力保障项目
为配合贵安新区的建设,贵州电网公司专门成立贵安新区供电服务中心,负责协调、保障新区电力供应。目前,220kV党武输变电工程已完成投资 0.27亿元,占总投资的22.5%;220kV林卡输变电工程计划年内启动;110kV甘河输变电工程正在实施主控楼土建工程,计划于4月中旬开始主变安装,完成投资0.35亿元;110kV湖潮输变电工程完成投资0.47亿元;10kV紫学Ⅰ、Ⅱ、Ⅲ、Ⅳ回线路工程和岩学Ⅰ、Ⅱ回线路延伸工程已建设完成,实现投资0.2亿元。电力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1.3亿元。
燃气能源项目
燃气建设紧随路网建设,目前已经完成的工作主要如下:建成天然气高压管线35千米、中压管线43千米,完成投资2亿元;建成一座高中压调压站,一座天然气储配站(岐山),完成投资0.5亿元。燃气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约2.5亿元。
通讯服务项目
按照通讯综合管网与路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要求,目前已完成“三纵一横”骨干道路通信管网61.8公里,占总通讯网长度的29%;过街完成量98处,占全部过街量的52%;完成投资0.71亿元,占总投资的31.49%,其中:贵州广电网络公司完成投资0.21亿元,贵州联通公司完成投资 0.08亿元,贵州移动公司完成投资0.22亿元,贵州电信公司完成投资0.2亿元。通讯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约0.71亿元。
轨道交通项目
目前,完成增设贵安站线下工程Ⅰ类变更国家铁路总公司批复工作,正在争取站房方案批复;开工建设贵阳市域快铁西南环线工程;基本完成贵安新区—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待省政府批复,积极准备开展轨道交通试验段工程。轨道交通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约1.2亿元。
配套设施项目
已经完成贵安医院、贵安中学(含幼儿园、小学)、贵州燃气中心、贵安电力调度中心、贵安新区消防指挥中心及一级消防站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初步选址定点,为2014年年内开工建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