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网

学者共话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在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由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北京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文化——第十六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于6月13日至14日在京召开。

多学科学者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建设的关系,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传统文化村落保护与发展、节日文化传承等问题展开讨论。

作为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生活向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城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传统文化如何在新型城镇化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并为城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对此,与会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文化是一个整体,两者应该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建设和实施;要防止和警惕传统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中消失或弱化。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作为保护传统文化的根本措施。新型城镇化之路必须以文化自觉为思想导向,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挖掘先进文化基因,传承传统文化,营造文化归属感。中央民族大学林继富教授认为:“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导致了人口流动的普遍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合理利用民族传统文化,发挥文化软实力的社会功用,是学者们所肩负并应践行的历史使命。”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司徒尚纪提出:“在新型城镇中,‘人’和‘物’是城镇统一体中两个关键要素。‘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制度等来教育、提高人的文明程度,树立正确的生态文化观,使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历史遗产,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型。”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相关负责人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积极促进各类城市的协调发展,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注重人文城市建设。”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总体上实现了快速发展,到2013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37%。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指导全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这份规划中确立了城镇化的几个基本原则,强调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要注重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并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 返回顶部 ] [ 关闭窗口 ]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空间规划

招商策划



项目评估

商业地产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