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加剧,作为新型清洁能源的动力与储能电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进一步增强高新区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以“有选择的切入镍氢电池产业,全力加入锂电池产业,积极发展钒电池和燃料电池产业,努力探索其它电池产业”为原则,培育出我区新能源经济中的又一增长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2010~2015年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一、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二十一世纪的电池具有大容量、高功率、长寿命、无污染、安全可靠轻便的特点,是高科技、高产出、高利润、高创汇产品。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资讯产业蓬勃发展,作为可携带式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能源——储能电池,其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其对大容量储能电池有着更大的需求;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不仅促进了作为其配套能源的动力电池的发展,也为动力电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也对动力电池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市场的快速发展给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带来一个新的飞跃,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是赢得未来经济发展主动权的现实选择。
从大环境看,我市纳入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范围,而且已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及其设备制造业,而发展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恰恰顺应了这一发展战略。从产业的布局来看,我市已形成新能源、钢铁、新材料等三大产业稳态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这不仅给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的发展提供先天条件,还有利于形成产业互补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动力高新区具备发展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的比较优势。新余市在镍、锂材料及其制品的生产和研发等方面,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一定地位。我区的赣锋锂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锂生产供应商之一,在锂系列有机化合物的产品开发和生产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另外,新余市还拥有云母提锂、电池级六氟磷酸锂专用氟化锂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无水氯化锂、电池级锂直接生产锂带等多项技术专利。目前我区在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的前端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同时在人才技术上也有一定储备,具备了全面发展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的现实基础。并且相邻城市宜春的锂资源也给新余发展锂电行业的中下游产业带来了大量机会。
高新区发展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整体实力依然不强,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中、下游产品很少甚至空白,从无到有,由有到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电池生产技术,招纳和培养电池方面的人才,筹集电池产业发展资金,相关配套设施的跟进等均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二、高新区发展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能源政策为导向,紧紧抓住世界动力与储能电池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电池产品市场急剧膨胀的最佳时机,围绕把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培育成我区重要支柱产业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强攻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支持做强现有电池材料企业,夯实产业基础;建立在国内居领先水平的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以高新技术全面改造、提升和拓展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体系。
(二)发展目标
1.主要经济指标目标规划:力争通过六年的努力,到2015年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利税总额170亿元、上交税金35亿元。
2.主要产品产能及主营业务收入目标规划:到2015年,镍氢电池成品电池主营业务收入达95亿元;锂离子电池主营业务收入达255亿元(其中电池材料主营业务收入达85亿元,成品电池主营业务收入达170亿元);全钒液流电池主营业务收入达50亿元;燃料电池主营业务收入达15亿元;其它电池主营业务收入达20亿元(其中超级电容器主营业务收入达15亿元,钠硫电池主营业务收入达5亿元);电池应用产品主营业务收入达225亿元;配套产品主营业务收入达40亿元。
3.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目标规划:2010~2015年,主要通过招商引资组织实施26个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255亿元。
三、规划布局和发展重点
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规划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共分为五大块:
1.电池原材料区。共占地约3500亩,主要用于碳酸锂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隔离膜材料、电解液及其它电池原材料的生产;
2.成品电池区。共占地约8000亩,主要用于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及其它电池的成品电池的生产;
3.小型应用产品区。共占地约4000亩,主要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轮椅、应急电源系统等小型应用产品的生产;
4.大型应用产品区。共占地约4000亩,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组装;
5.配套产品区。共占地约2000亩,主要用于各种锂制品、电池配套产品等的生产。
(二)促进高新区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1.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园。构筑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发展平台,打造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园区发展的基本路线为:有选择的切入镍氢电池产业、全力加入锂电池产业,积极发展钒电池和燃料电池产业,努力探索其它电池产业,打造动力与储能电池包括电池材料、成品电池、应用产品及其配套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园区要尽快成立工作机构、编制园区建设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承载能力。要积极推进园区企业集群式发展,提升产业协作配套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完善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要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开展清洁生产,注重节能降耗,落实生态环保要求,增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着力做好动力与储能电池的招商引资工作。有计划性,有目标性,有针对性,做好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高新区新能源产业的大环境优势和原材料优势,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展招商引资渠道。镍氢电池招商要突出重点,以具备镍氢电池生产能力且掌握锂电池关键技术的公司为主要对象,力争引进一家或多家具有雄厚实力的镍氢电池企业入主园区;锂电池要突出产业招商,紧盯配套招商,推动锂电池链式化发展;燃料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则要以掌握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为重点对象。要把产业招商的对象重点放在深圳比亚迪、春兰集团、科力远、中炬高新、安徽奇瑞、中国宝安、杉杉股份、天津斯特兰、深圳贝瑞特、北京锂先锋、江苏国泰、浙江绿源、凯恩股份及日本旭化成工业、韩国三星、上海河森电气、北京金能、台湾东元集团等企业上,力促有一批国内外优强电池企业来我区投资,做强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加快形成我区比较完善的动力与储能电池工业体系。
3.努力培植龙头企业并围绕龙头企业做粗电池产业链。把新引进的镍氢电池企业、重点锂电企业如赣锋锂业公司等作为主要扶持对象。要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鼓励各类政策、资金和要素资源向重点企业集聚,加速新引进的镍氢电池企业扎根散枝,促进重点锂电企业快速裂变扩张,尽快培育出电池产业的核心企业。力争通过六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培育出5~10家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科技型电池企业,2~3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行业龙头企业,打造我区优强动力与储能电池企业集群。
4.多渠道筹措动力与储能电池项目建设资金。我市要打造千亿元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高新区需投入项目资金250多亿元,所需资金量大,解决项目投入问题是发展电池产业的先决条件,必须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筹措各类项目资金。要把招商引资作为解决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的主渠道,大量引进市外、境外资金,借资借力发展我是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要通过推进现有龙头骨干企业如赣锋锂业的上市、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提高电池企业的直接融资的比例。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授信额度,加大对动力与储能电池信贷支持力度。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动力与储能电池项目争取国家和省里在高新技术、新能源、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扶助。要通过各种方式为动力与储能电池项目融资创造条件;对大项目、大企业实行银团贷款;对科技型成长性企业,实行优先解决贷款担保融资政策。
5.加快动力与储能电池科技创新及产业人才培养建设。要不断推进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在技术研发、产品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不断推进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在技术研发、产品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引导支持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着重开展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的攻关,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我区在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中的话语权。要通过各种形式引进两院院士、国内外学科带头人、海内外研发、管理人才和其它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从而吸引相关领域专业型人才,为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研究型、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要充分发挥我市职业教育发达的优势,采取订单式培养的方式,做好技术工人的对接培养工作,为产业发展培养大量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四、保障措施
对电池产业现有重点企业、重大技改项目和关键零部件技改项目,给予流动资金、技改贷款贴息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电池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和上市融资,对成功融资和再融资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支持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园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电池产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给予优先解决支持;对于新通过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或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予奖励支持,并对电池企业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给予项目和补贴支持;对电池重点企业从我市行政区域外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
(二)投资支持
对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和关键项目,优先给予用地保障和能源供应;采取由政府性投资公司出资、跟进投资、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全力推动项目落地。
支持动力与储能电池示范项目和产品的应用推广并酌情给予资金补助;支持产品采购,支持动力与储能电池示范项目和产品的应用推广并酌情给予资金补助;支持产品采购,财政部门优先将本地动力与储能电池产品列入采购目录,鼓励城市建设、公共建筑以及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优先使用本地产品。
(四)政务支持
建立由区领导牵头的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切实加强对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对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重大项目和关键项目的立项审批实行“绿色通道”,采取专人负责、代理服务,加快项目推进;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及时帮助解决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达产;支持组建动力与储能电池协会,搭建政府与企业的信息沟通平台,共同促进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中国产业规划网提供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规划、旅游规划)、城市专项规划、工程设计、招商策划、地产策划、投融资咨询等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