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场村占地面积85.25平方千米,现有人口不足 3800 人,其村域面积的88%是林地,7%是耕地。1960年代以来,川场村逐渐走向衰败,并于 1971 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过疏地域”。为了摆脱困境,川场村于 1975 年确立了发展“农业 + 观光业”的基本策略,并于 1981 年与东京都世田谷区结为姐妹关系,通过当时日本流行的“社区营造”开展全方位的城乡交流,最终从一个被认定为“过疏地域”的衰败村落发展成为城乡居民共享的“魅力故乡”。
任教于千叶大学的宫崎清教授提出了社区营造的核心五点——“人、景、文、地、产”。其中,“人”指的是社区居民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经营和生活福祉的创造;“景”指的是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以及生活环境的可持续经营等;“文”指的是社区共同历史文化的延续以及艺术文化活动的经营等;“地”指的是地理环境的保护与地方特色的延续等;“产”指的是在地经济与产业活动的集体经营等。本文利用“人、景、文、地、产”五点来分析川场村是如何建设和发展村庄的。
(1)人:城乡合作共赢,乡村力量主导
在川场村的发展过程中,与东京世田谷区的合作无疑是关键的一步。随着城乡交流的深入,其目的由“乡村服务城市”渐渐向“城乡互助,共建乡村”转变。城乡双方尊重自然、尊重乡村的态度,是城乡合作共赢的基础,也是乡村真正得以长期良性发展的根基所在。此外,川场村的地方性自治团体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乡村建设的前期,城市以及其他外来力量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在它们的帮助下,乡村的自治力量得以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体。这样的模式使得村民的权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同时也规范了乡村建设的自生秩序。
(2)景:注重空间品质,保留农业景观
川场村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非常高,而村内的景观设计却以原生态的农业景观为主,朴素自然却不失趣味。反观当下国内的乡村建设,景观设计多以迎合城市人的审美为出发点,不仅很难提高村落自身的空间品质,还使得乡村失去了原生态的魅力。川场村的景观设计以提升村民生活空间的品质为出发点,以原生态的乡村田园风光为特色,本身形成了更持久也更独特的吸引力。
(3)文:延续地域传统,促进文化交流
在文化建设方面,川场村非常重视自身文化的挖掘。除了设立历史民族资料馆、名主纪念馆等文化旅游设施外,川场村尤其注重挖掘与自身产业特色相关的文化,将农业与农产品本身打造成了川场村的文化名片。在挖掘自身文化的同时,川场村也十分注重城乡居民的文化交流。在这种交流中,乡村不仅在接受城市文明的输入,也在向城市输出独特的乡村文化。城市与乡村的文化处于平等的地位,二者的交流则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4)地:开发与保护同时进行
在川场村的发展历程中,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一直同时进行。世田谷区与川场村的居民一起,结合川场村内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发了森林教室等多种自然体验活动,并建设了相关的硬件设施。与此同时,二者共同开展了“友谊林”“后山整备计划”等项目,吸引居民与政府一同参与到自然环境的保护中。自然环境是乡村的核心价值,川场村这种开发与保护同时进行、互利共生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5)产:农业产业化、品牌化
产业发展是重塑村落活力的核心。中国目前的乡村建设,多数看重乡村的遗产价值,以乡村的建筑与自然风光为主要卖点,着力开发观光旅游业。川场村本身就是一个普通的农业村落,却以农耕产业本身为核心产业,将普通的农作物开发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特色产品,开展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业。农业是农村的立足之本,川场村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农业本身的潜力,是以产业带动村落发展的优秀案例。